• 56阅读
  • 0回复

山区造房要改革结构节约木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30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山区造房要改革结构节约木材
最近我们从大别山区到皖南山区,到处看见农民在立柱架梁盖新房。据霍山、太湖、东至、泾县等山区县统计,1979年至今的三年多来,盖房的农户约等于1979年前十年的总和。这反映了农村的兴旺景象。然而,喜中有忧,山区造房耗木材太多,一栋楼房竖起来,一片山林就要倒下去。为拯救森林,山区房屋的结构必须改革。
皖南山区农民传统的住房结构是“四排立柱、五木落地(20根柱子);两层方梁、杉木椽子”,加上地板、楼板、隔墙板、天花板,造一栋房子,至少要20立方米木材,一般要砍倒100多棵树。黄山周围农村的“徽式结构”更加考究,要“四水到堂”(房屋堂前有天井),“九顶朝天”,屋墙内有护壁板,造一栋砖房屋要耗费30立方米木材。泾县副县长朱腊枝算了一笔账:全县6.2万多农户,如果每年有5%的农户盖房,就要砍伐五六万立方米的木材。按全县现有的木材可伐量,即使不向国家交售木材,七八年也就砍光了。因此,改革山区住房结构,是当务之急。
去年,泾县在爱民公社进行了改造房屋结构的试点工作。他们请当地的能工巧匠,参照平原地区农民住房,对山区房屋结构进行了改革,组织群众参观。同样造一幢房屋,木材节省了五分之四,钱节省了三分之一。公社党委又举办了木匠培训班,要求他们严格按新设计图造房。去年,爱民公社造房的农户比1979年多一倍,但用材量从800立方米降至300立方米。
在4月中旬召开的安徽省林业会议上,泾县代表介绍了改革山区住房结构的做法。各山区县代表听了很受启发,认为这是保护森林的有力措施之一。
本报记者
沈祖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