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职业技术教育要实行半工半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30
第3版()
专栏:

职业技术教育要实行半工半读
长春市教育局 刘育新 李廷和
内容提要:实行半工半读使长春市的职业技术学校迅速恢复和发展,改变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现象。实践证明:实行半工半读有利于职业技术学校更好地完成其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校办工厂、农场的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解决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经费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少奇同志提出的“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思想。
党的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肯定了刘少奇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观点,明确指出它“在当时和以后都有重大的意义”。回顾1958年,少奇同志提出这一正确主张,并为之克服了许多阻力,使我国半工半读教育事业有很大的发展。以长春市为例,1964年就办起各种门类的半工半读学校406所,学生7.69万多人,占普通中学在校生总数的40.4%。可是,这种新型的学校刚刚兴起,两种教育制度刚刚形成不久,就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十年内乱中,林彪、江青一伙诬蔑两种教育制度是“资产阶级双轨制”,致使大批半工半读学校被迫停办,摧残殆尽,造成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普通教育畸形发展的严重后果。
粉碎“四人帮”后,根据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我们在积极发展各种门类职业技术学校的过程中,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现在,我市已恢复和创建各种门类的职业技术学校51所,其中属于半工半读性质的学校31所。实践证明,坚持半工半读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回顾半工半读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过程,我们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半工半读可以更好地完成其培养目标
职业技术学校担负着为四化建设需要培养多方面技术人才的任务,它要使青年学生在就业前受到一定的技术训练。这就要求学校的文化学习要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既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实行半工半读有利于这个任务的完成。文化大革命以前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挂钩,实行半工半读的长春十一高中毕业生,现在在汽车厂工作的有160人,已成为生产管理和技术骨干。其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包括总厂团委书记、分厂副厂长、助理厂长、团委书记、科长的有10人;任工程师、技术员的15人,其它各种管理干部38人。又如长春地区双阳县双阳河公社农业技术学校,建校十多年,一直坚持半工半读,为农村培养出539名电工、木工等技术人员。这个县15个公社的电工大多数是该校电工班的毕业生,其中有9名分别担任9个公社农电所所长职务,成了有技术、懂业务、有管理才能的农电方面技术领导干部。这些事实说明,半工半读学校有利于培养既有理论、又有技能、体脑结合的一代新人。
二、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半工半读,能充分利用和发挥校办工厂、农场的作用
几年来,长春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除了按照教学计划到专业对口的厂矿企事业进行生产实习外,主要是在校办工厂、农场参加生产劳动。我们在创办职业学校时,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都尽量同校办工厂、农场的生产项目紧密结合起来。有什么工厂,就设什么专业,工读结合,互相促进。例如,近几年由于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生产加工成了很有发展前途的行业,我们就在全市十几所有服装加工厂的学校里,选择了三所条件较好的改为职业中学,开设服装设计和缝纫专业。这样,学生不出校门,就既可学理论,又可以学实际操作,效果很好,深受社会、家长的欢迎。八十九中开设了一个烹饪班,为使学生实行半工半读,学校就创办了一个能同时容纳百余名顾客的实习饭店,学生分期分批地到实习饭店参加劳动。从各种主食到馏、炒、烹、炸,以及各种服务人员,全部由学生承担,使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验证。
职业技术学校充分利用校办工厂、农场实行半工半读,可以统筹解决工和读的关系,使学习和生产劳动做到了制度化。这既有利于巩固和发展职业技术学校,又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校办工厂、农场。我市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发展迅速和我市校办工厂、农场历史比较悠久、基础比较好这样一个优越条件有很大关系。目前,全市有校办工厂1,200多处,包括机械、汽车配件、五金、纺织、化工、玻璃、橡胶、编织、造纸、印刷等二十几个行业,拥有各种通用设备870多台,专业设备600多台,生产1,300多种产品,轻工业产品占整个校办工业产品的49%。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三年来,工业产值仍然每年保持在6,000万元左右。还拥有校办农场1,900多处,土地6万多亩。近三年来,工、农、副纯收入平均每年都在1,800万元以上,占国家拨给的教育经费三分之一左右。
三、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半工半读是解决办学经费的一条重要渠道
创办职业技术学校,需要相应的专业教学设备,比普通教育要多花一些钱,尽管国家拨给的教育经费逐年有所增多,但还满足不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工俭学、实行半工半读。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技术、训练技能的需要,也是解决经费的一条重要途径。
几年来我市的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大部分是通过勤工俭学、半工半读来补助办学经费的。农安县11所农业中学,去年全年共支出144,530元,其中通过勤工俭学、半工半读补助14,864元。市直属建筑技术学校的木工、水暖等专业班,在实习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去年自建校舍900多平方米,还建了一幢8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木工班学生为全市中小学制作课桌椅1,000多套,水暖班学生为一所中学礼堂承装全套水暖设备,共收入13,000多元。我们认为,职业技术学校的经费在一定程度上靠半工半读、勤工俭学来解决,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必须坚持。从长远来说,有些学校,特别是农业中学,要逐步争取做到学校办学经费自给或半自给,学生上学少花钱或不花钱,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闯出一条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新路来。这个指导思想,也是少奇同志过去一再倡导的,我们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
四、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半工半读可以使校办工厂、农场成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阵地
我市校办工厂、农场基础比较好,生产项目比较多,这对向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增长生产知识和提高劳动技能,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例如,市工业职业学校缝纫专业班,开办了一个服装厂,并附设门市部。学生在服装生产全部劳动过程中,可以基本上掌握服装设计、剪裁、缝制、机器维修等一整套技术,了解生产过程。这样,就可以逐步实现少奇同志提出的生产单位既要出产品,又要出人才的思想。可见,校办工厂、农场,不仅是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半工半读的有利条件,而且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阵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