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献给孩子——记《辅导员》杂志召开的儿童电影、电视剧座谈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02
第5版()
专栏: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献给孩子
——记《辅导员》杂志召开的儿童电影、电视剧座谈会
时逢北京春深花似海的季节,育花的辛勤园丁们——少先队辅导员、儿童文学作家、艺术家、儿童工作者、电影电视部门的领导,会聚在《辅导员》编辑部,一起研究、讨论儿童电影、电视剧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一代新人,消除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污染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参加座谈会的同志们谈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电视机的日益普及,少年儿童的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电影、电视。在银幕、荧光屏前,两亿儿童是最积极、最热心的观众。孩子们不仅从电影、电视的艺术形象中,寻找学习的榜样;而且,从这里寻求打开知识的窗口。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新一代,必须要重视运用电影、电视这一现代化的、群众性最为广泛的宣传工具。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组成部分的儿童电影、电视剧,应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抵御那些不健康的、庸俗低级的思想文化的侵蚀。
儿童片存在着“饥荒”
许多同志指出,近年来儿童电影、电视剧确实为孩子们提供了不少美好的精神食粮,如儿童电视剧《萤火虫》、《宁宁》,儿童电影《苏小三》、《小海》等,孩子们都是很喜爱的。然而,目前,儿童电影、电视剧的状况,离两亿小观众的需要还有很大的距离。教育部巡视员苏灵扬同志说:“我国仅在校7至14岁的少年儿童就有一亿九千万,但是,我们一年才出十来部儿童故事片,确实要闹‘饥荒’。我看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要努力创作新片,如果每年每个电影厂生产两部儿童故事片,孩子们每月就能看上两部新片;另一个办法是充分挖掘、利用过去中外优秀的儿童影片。文化部可以和共青团、教育部等单位的同志一起挑选,每年拿出一批来放映。孩子们一代又一代地出生、成长,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旧片的问题,这正如文学作品和教科书一样。”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洪民生同志说:“造成少的原因,还有个剧本问题。今年报上来的100多个选题中,儿童题材只有8个,而且剧本比较粗糙。我们呼吁作家、广大的教师、辅导员们,要积极地为孩子们多写剧本。”文化部副部长丁峤和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于蓝同志说:“我们还缺少一支儿童电影的专业队伍。电影制片厂拍儿童影片,有人讽刺是‘小儿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写剧本也是愿意搞名著和‘大题材’,而不愿意搞《苗苗》这样的题材。今后,希望能有第一流的编剧、导演、演员和安排比较好的设备来拍儿童片。”
儿童片的艺术质量急需提高
到会同志深切地感到,需要努力提高儿童电影、电视剧的质量,使其更有吸引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目前,儿童片的一个弱点就是缺少儿童特点。孩子们十分喜爱象《小兵张嘎》这样生动地表现我国少年儿童的革命精神,儿童形象又塑造得鲜明、真实、感人的儿童片。可惜,这样富有生活气息和感染力强的儿童片太少了。
许多同志指出:八十年代的少年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心理和观察力,不要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儿童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套。现在儿童电影、电视剧常有套套,例如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少先队干部一本正经,后进学生淘得出奇……。要打破套套,有所创新,这就有个深入生活和了解儿童特点的问题。要了解今天少年儿童的思想、兴趣、生活,电影、电视中才会有今天孩子所熟悉的语言、动作和感情。丁峤同志说:我们要从孩子的眼中看世界,不要从大人的眼中看孩子。儿童教育工作者谈到:孩子们崇敬英雄,渴望了解老一辈革命者和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艺术家们的动人事迹;他们对大自然、动物世界,以及祖国和家乡都有着特殊的兴趣。儿童电影、电视剧,要从生活出发,根据孩子们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愿望、要求,做到题材、体裁的多样化,用充满儿童情趣的艺术魅力,去打动他们的心。
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同志说:目前,有的儿童影片不够真实,儿童电影、电视剧应引导孩子们正确、深入地了解我们的生活。丁峤同志说:不够真实和作者如何深入生活的问题密切有关。我们的一些作者只是走马观花,还没看到花心,分清花蕊,这就造成了影片中的不真实。不真实是艺术的大敌,也是儿童片的大敌。要提高儿童片的质量,就必须深入生活,了解、熟悉今天的儿童。苏灵扬同志认为:《绿色钱包》是不错的,拍这样的影片是必要的。但都是反映失足少年的题材,就不太好了。走正道、积极向上的少年是绝大多数,是生活中的主流,我们应着重反映、表现他们的茁壮成长。孩子们还告诉来参加会的辅导员说:请告诉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我们喜欢看某些外国电影、电视片,但更喜欢看我们自己的电视连续片和电影。大家认为孩子们的意见很好,以后评选优秀儿童电影、电视剧,要听一听小主人的意见。
把放映的黄金时间让给孩子
座谈中大家还谈到了儿童电影、电视剧发行、播放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有的儿童影片出来了,但拷贝数量和场次安排太少,特别是科教、美术、体育、新闻等短片,放映得更少。在国外获了奖的,国内却难以看到。中国电影发行公司副经理马石骏同志表示:我们的发行、放映单位应着眼于培养、教育下一代,这个思想是明确的,但有的单位却忽视了这一点,存在着纯盈利思想。我们不能因为赚钱少,就少映、不映短片和儿童片。在当前消除资本主义思想文化腐蚀的斗争中,尤其需要发扬这种把教育下一代摆在首位的思想。电影发行工作是一个重要的岗位,发行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为好的影片开绿灯,对有害的影片亮红灯!洪民生同志说:搞好发行、播放工作,也希望获得各方面的支持。美术电影制片厂,存有过去的美术片200多部,如果重新拷贝,在电视里播映,会受到孩子们欢迎。但是,制作费用太高,这个问题要想办法解决。大家还急切希望解决儿童专场的放映时间问题。有些影院,把早、午较差的场次安排给儿童专场或儿童片,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和健康。丁峤同志表示:应该把黄金时间让给儿童。同时,争取把短片发行、放映的渠道,搞得畅通一些。
评介指导工作要做在前
不少同志还指出,目前某些儿童片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问题。他们认为,对儿童影片就是要严格些,不适合儿童看、容易带来不良影响的镜头,就是要去掉,这个态度应该是坚决的。同时,文化、宣传、教育、共青团、少先队各方面要互相配合,共同做好电影、电视的宣传、指导、评介工作。北京市七中校长刘风梧同志说:少年正处于心理、生理、思想、性格等各方面剧烈变化发展的阶段。由于思想、知识水平的局限,辨别力差,模仿性强,往往是“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因此,一定要加强指导、评介工作。特别是有影响的成人片或武打片、惊险片和爱情片,要把指导、评介工作做在前头,引导孩子们吸取有益的精华,摒弃不良的影响。今后应当把指导看电影、电视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大家还谈到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可以结合电影、电视欣赏,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正确地、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恋爱观、道德观的教育。团中央少年部副部长李启民同志说:可以吸取过去的经验,一部新影片放映之前,请辅导员、学校的领导、团的干部以及宣传部门的同志提前看,做到胸中有数,而不是事后“补课”,真正做到电影、电视与学校的教育相结合,哺育一代新人。
共同的目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座谈会开得热烈、生动。丁峤同志激动地说:我在一次会上曾讲过,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献给人民。今天,我再补充一下,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献给孩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搞好两个精神文明,宣传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对生活中不健康的东西给予批评,然而又看到光明,看到希望,这是我们时代的总的主题。希望我们的儿童电影、儿童电视,在这时代的主旋律中,奏出别具风采的乐章!团中央书记周鹏程同志说:党中央十分关怀、重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希望我们的儿童电影、电视工作者,发扬为了孩子这一崇高的思想,为培养下一代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丰富的知识,全面发展的新人做出新贡献!
同志们的发言热情、坦率、诚恳,表现了园丁们关心孩子、关心祖国未来的炽烈而美好的感情。我们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儿童电影、电视剧的艺术花朵,一定会开得更加繁茂、更加艳丽。
(《辅导员》杂志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