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千顷沃土绿成荫——博爱县建设农田林网促进粮棉高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03
第2版()
专栏:农村通讯

千顷沃土绿成荫
——博爱县建设农田林网促进粮棉高产
本报通讯员 秦永海 王光明 本报记者 张玉林
地少人多的平原高产农区能不能实现农田林网化?实现林网化后会不会降低粮棉产量?清明过后,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访问了全国平原绿化搞得好的河南省博爱县。
进入博爱县境,犹如进入一个绿色世界:一个个村庄绿树掩映,一条条公路两旁白杨参天;一条条河流,榆柳夹岸;整齐的麦田四周,排排翠杨挺拔。县林业局的同志说,截至目前为止,全县绿化了846条大小河道的河岸,长达2,145公里,绿化各种道路664条,长958公里;绿化村庄228个。平原地区的30多万亩耕地全部营建起林网,累计植树1,300多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21%。
这纵横如织的绿色屏障,构成了新的生态体系,改善了农田气候,促进了农业高产稳产,同时,为发展畜牧业和工副业提供了大量的饲料和原料。
农田的“卫士”
博爱县西临丹水,南滨沁河。多年来,全县人民为改土治水作了巨大努力,但是,由于土地零散,缺乏统一规划,林木稀少,旱、涝、风等自然灾害交替出现,特别是小麦干热风几乎连年发生,粮棉产量上得慢,不稳定。
1972年初,县委从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农田气候不改变,就不能解除或减少自然灾害的威胁,也不能为牲畜和农田提供大量的饲料和有机肥料,农业生产就走进了死胡同。于是,他们下决心,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三五年,把全县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他们组织农林科技人员广泛向群众宣传农林牧三者的依赖关系,大讲农田林网对于调节气候,防风治碱,抗旱排涝,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又组织社队干部到本县和外县的林业先进单位参观学习,打开眼界,取得经验,消除疑虑;还请有关科研部门组成考察规划组,对全县的气候、土壤和地下水位状况等进行了详细考察,帮助各社队进行田、林、路、排、灌、电统一规划。全县出现了填废河,破旧路,疏浚河道,兴修水渠和植树造林高潮。到1975年,博爱县基本上实现了林网化。防护农田效益也日益显著。据科研部门在张茹集公社农田测定:风季,林网可降低风速33%;旱季,可减少水分蒸发29%;提高空气相对湿度8度左右。
随着田间气候的改善,旱、涝、风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大大减轻,促进了农业生产。1976年以来,全县粮棉产量年年提高,近四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超千斤,棉花亩产达到168斤,分别比林网化前每亩增产500斤和50斤。去年5月下旬,小麦即将成熟时,一股热流从西南方袭来,气温骤然上升到摄氏40度左右,可是,绿树紧护的麦田里,却阴凉湿润,小麦仍然获得丰收,亩产量达到611斤,比1980年增产13%,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地处沁河浸润区的张茹集公社,过去,地下水位高得两锹即可挖出水来,50%以上的耕地都是盐碱地,如今,地下水位下降到两米以下,33,000亩耕地,全部改造成了稳产高产田。近四年来粮食平均亩产一直稳定在1,100斤左右,棉花稳定在150斤。
致富的门径
博爱县大搞平原绿化,扩大了森林资源,缓和了木材供需矛盾,为农村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
现在全县木材蓄积量达25万立方米,比林网化前增长12倍。每年间伐1 .2万多立方米,价值300多万元,加上林业其他收入,总计达到1,100余万元,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13%。
我们来到苏家作公社苏家作大队,只见村庄四周、路旁、田间,到处是枝叶茂密的白杨树。憨厚质朴的大队党支部书记毋乃洲告诉我们:这个大队有6,300亩沙碱薄地,用了不到三年时间,营造农田林网,植树64万株,间伐木材已收入36万余元。集体用这笔钱购买了汽车、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还办起了小型面粉厂、造纸厂。如今,全大队集体公共积累达到300余万元,社员人均收入170元。
林业的发展,为集体和社员发展工副业生产提供了原材料和资金。许良、界沟、磨头等社队,利用修砍下的柳条和林带中的紫穗槐发展条编生产,增加了收入。上庄公社前乔大队条编生产有三百多年历史,“十年动乱”时被中断了。近几年,随着林带中的紫穗槐的发展,条编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80年收入9万余元,给社员分配3.2万元,人均54元。界沟公社吴庄大队共有300户社员,其中有100多户社员搞条编副业,去年,每户收入都在400元以上。有的地方还利用修砍下的枝条发展木粉、蚊香生产。
牲畜和庄稼的“食粮”
博爱县人多地少,过去粮食产量较低,发展畜牧业本来就缺乏饲料,加上牲畜棚圈的垫土困难,大量的作物秸秆被用来垫圈,以致畜牧业生产发展一直非常缓慢。近几年,社员们一方面利用杨、柳、榆叶饲养牛、猪、羊,一方面用树叶垫牲畜棚圈,腾出作物秸秆饲养骡、马等大牲畜,促进了大牲畜的发展。1981年,全县大牲畜发展到2.1万头,比林网化前增加3,189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730多万元,比林网化前增加550多万元。近两年,全县又出现了饲养杂交肉牛的趋势。去年,饲养肉牛4,582头,外贸出口1,994头,占全省肉牛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牲畜多,粪肥多。吉作大队1,000多亩耕地,平均每亩施粪肥10立方米,土壤松软呈灰黑色。苏家作公社党委书记王敬熙笑着说:“象这样的地,不施化肥,小麦每亩产千把斤也是不成问题的。”
博爱县人民从农田林网化中尝到了甜头,从县到各社队层层建立起林木管护和采伐制度,设立了专职护林员,落实了林业生产责任制,年年伐,年年栽,这样,博爱大地将永远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