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中国成本研究会第三次理论讨论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04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中国成本研究会第三次理论讨论会
中国成本研究会第三次理论讨论会不久前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
降低成本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
代表们认为,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我们进行生产,固然是为了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但又必须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剩余产品,这样才能实现扩大再生产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有的同志提出,成本与效益是一种反比关系,在商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成本越大,则经济效益越小。有的同志提出,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只有在产品符合社会需要的条件下,降低成本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如果产品不适销对路,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卖不出去,即使降低了成本,也不可能获得经济效益。所以降低成本并不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唯一条件。只有把降低成本和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这两件事一起抓,才能全面提高经济效益。
如何降低成本
代表们一致认为,当前企业存在着降低成本的巨大潜力。许多企业固定资产占用多,利用率低;流动资金占用多,周转缓慢;原材料、能源消耗高,浪费大;产品质量不稳定,废品损失多;各项费用开支大;等等。这一切使许多产品的单位成本比历史较好水平高很多。代表们认为,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1)提高生产水平,即生产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2)提高技术水平,以改进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3)提高管理水平,切实整顿和改善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4)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
代表们认为,降低成本,从宏观看,要搞好生产力合理布局,妥善安排经济结构(包括技术结构、地区结构、产品结构、消费和积累结构),提高基建效果(进度、质量、造价、效益),组织专业化生产,搞好体制(包括物资体制、价格体制、流通体制)改革,加强财政、银行的监督,加强法制建设。
从微观看,要改善经营管理,在产品设计、试制、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艺方法、原材料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下功夫。要学习首钢经验,加强经济责任制,把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要充分发挥会计的控制职能和参谋作用,加强对成本的预测、控制、核算、分析、考核。
关于成本补偿问题
与会代表认为,足额的成本补偿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成本补偿不实,包括补偿不足和补偿过头,会导致对国力估计的差错,影响宏观经济的正确决策,不利于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不少同志提出,从宏观看,成本补偿不足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例如固定资产折旧率低;某些新产品的试制费由财政拨款,未摊入成本;矿藏、水资源的普查、勘探费,土地的勘察规划费,环境的监测、保护费,由财政拨款,企业不负担;物价补贴在财政支出中比重很大,没有在职工工资中体现,等等。成本补偿必须同成本的经济内容保持一致,否则必将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许多同志指出,当前企业成本补偿中的随意性应当引起注意。有些利润增长较快的企业,在达到奖金发放要求后就乱挤成本,而有些利润增长较慢的企业又少计成本,虚报利润,以期多得利润留成,增发奖金,这种情况必须坚决制止。
关于改革与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代表们认为,我国成本管理体系的主要问题是只抓事后的成本核算和分析,忽视成本决策、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只限于对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进行计划、核算和分析,不抓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只有少数财会人员管成本,不是全员的成本管理。因此,改革成本管理体系的方向应是建立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全员的、事先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面成本管理体系。
(黄仁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