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农村集体经济获得新活力——访问贵州农村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05
第2版()
专栏:

农村集体经济获得新活力
——访问贵州农村的报告
本报记者 姚力文 许西记
贵州省大部分生产队实行了包干到户责任制,去年战胜了多年没有过的大旱,粮食虽有所减产,农业总产值却较上年增加5.9%;家禽家畜持续增长;农作物布局、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包干到户责任制使集体经济获得了新的活力:它激发了生产者的劳动热情,劳动效率大为提高,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增强,多年来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局面有很大改变,人民生活有显著改善;大批劳动力从田丘中解放出来,生产门路更加广泛,多种经营空前活跃;加快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步伐,群众性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正在兴起。
三四月间,我们访问了贵州省的五个地区、八九个县,登门拜访了数十户农家,深切感受到社员们获得生产自主权和民主生活活跃后的喜悦之情。他们不只一次地拉着我们的手,向我们诉说今昔不同的生活。今,是指落实党的三中全会制定的新政策之后;昔,是指在“左”倾错误影响下,吃“大锅饭”时的情景。社员们说:“过去是三百六十天在劳动,三百六十天在耍;一天不得闲,年底还得倒贴钱。如今是活干好了,饭吃饱了,场也赶了,亲戚走了,人有精神了。”
我们来到重灾县之一的思南县,是4月上旬。这里粮价稳定,人心安定,市场活跃。我们遇到两次赶场,卖东西的多,买东西的也多,几里长街,拥拥挤挤,十分热闹。在散场回家的路上,有的社员提着新买的铧犁、板撮之类的小农具,有的背着新买的小猪娃,边走边摆谈,笑语欢声,喜形于色……。在一次座谈会上,大家谈到“灾年不见荒”的情景时,一致的看法是:“过去受灾,一人(指县、社党委书记和生产队队长)打主意,现在受灾,大家出主意;过去缺吃的,两眼向上看,现在粮食减产,在山、土、多(多种经营)字上下功夫。众人想办法,办法就多了。”县委一位负责同志颇有感慨地说:“去年这样大的灾,若不是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那真有大难作哩。群众日子不好过,县委日子能好过?在这青黄不接的日子,县委坐都坐不住,更不要说从从容容开座谈会了。”
严峻的考验
去年,大部分生产队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的贵州省,经受了一场严峻的考验。
这一年,春旱、夏旱,又遭秋旱,全省87个县(包括市辖区),有72个持续受旱120天,旱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5.5%。全省有60万亩稻田干裂,已栽的1,124万亩水稻,绝收的达147万亩。全省实种玉米1,050万亩,比上年少种26万亩,种上又干死的有110万亩。
广大社队干部和社员群众在国家大力支援、各级党委领导下,战胜了六十多年没有过的大旱,维护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好势头,并实现了三个突破:(一)突破了贵州省多年来“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的常规,1981年粮食作物虽有所减产,但比受旱100天的1972年多收28亿斤,经济作物和其他多种经营大幅度增产,农业总产值比正常年景的1980年增5.9%,农副产品收购总值比上年增48%;(二)大灾之年,集市贸易粮价稳中有降,家禽家畜持续增长,牛等大牲畜较上年增5%;(三)经济作物面积未减少,农作物布局、农业生产结构继续向好的方面调整。
战胜特大旱灾的袭击,生动地显示了包干到户责任制的生命力。正是在这一年,贵州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的生产队,从60.8%发展到96.7%。
贵州省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大体经历了萌发、选择、大发展三个阶段。以安顺地区为例,在1980年春天以前的萌发阶段,约有三分之一的生产队实行包产到组,有5%的生产队自发地把部分田或旱土包干到户。这时,有的县、社干部支持社员搞包产到组,关岭县顶云公社的同志鲜明地提出“包产到组姓社不姓资”。有的领导干部疑虑重重,有的甚至派工作组强行“纠偏”。1980年春,省委发出停止“纠偏”的通知之后,小段包工、定额记分,专业承包、联产到组或到劳,包干到户,包产到组等,各种责任制同时并存,相互竞赛,群众在实践中进行选择,县、区、社同志在实践中获得新的认识和经验。1980年7月,省委发出放宽农业政策,允许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指示,各级党委逐步改变工作中的被动局面,加强了领导。这之后,包干到户责任制进入大发展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安顺地区实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从5%到48%到95%。这也是全省的一个缩影。
贵州农民的选择
贵州农民为什么选定包干到户这种生产责任制呢?
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特别是林彪、“四人帮”的破坏给贵州省农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上无视农民的物质利益。从1955年下半年开始,尤其是1958年以后,不顾贵州省生产力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得多的实际,背离农民自愿互利的原则,不断地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人为地拔高公有化程度,使土地改革后、合作化初期农业生产顺利发展的步子受到阻碍,进而形成长期停滞的局面;再加上多年实行高指标、高征购、瞎指挥,使多数农民长期未能解决温饱问题,相当多的生产队长期过着“三靠”的穷日子。二是在政治上屡次侵犯农民的民主权利。反右倾、拔白旗、割资本主义尾巴等多次运动,层层整下去,一直整到农民头上。农民为了求得温饱,几次自发地调整生产关系,秘密地搞包产或包干到户,而这种调整竟被视为“单干”、“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使下面不少同志用“一批二斗”的办法进行“纠偏”,有的地方把靠劳动致富的农民视为“暴发户”。这种不承认、不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把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同农民的物质利益对立起来的干法,使农业建设始终没有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事业。尽管农民因此受到很大损害,他们仍寄希望于党的领导机关总结历史经验,纠正“左”的错误。贫困农民迫切要求拨乱反正,欢迎包干到户这种形式的责任制,要求生产上和分配上的自主权,尽快发展生产,由穷变富,是理当所然的。
包干到户责任制是符合贵州的省情的。贵州高原山多田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现实的经济水平和管理水平都低。人均粮食产量,1957年这个省和全国一样,为603斤,到1979年,全国平均增长了13.4%,贵州却下降了32.2%;人均分配收入,1979年全国平均为84.2元,贵州只有46.4元,为全国倒数第一。全省60%的成年农民是文盲,不少生产队找不到一个合格的会计,具备“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管理能力的生产队很少,小段包工、定额记分搞得好的生产队也不多。绝大多数生产队,劳动“一窝蜂”,分配“一拉平”,加上有些干部多吃多占,贪污挪用,使多劳者不能多得,劳动好的得不到好的报酬。对这种经济上和管理上的现状,领导机关过去一直认识不足。粉碎“四人帮”后,省委曾试图通过培训基层干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划小生产队规模等办法,来维持集中劳动、统一经营的管理形式。但是,农民对吃“大锅饭”、“二锅饭”的统一经营丧失了信心,对包干到户责任制却有很大热情。贵州省委面对现实,实事求是,从1980年7月以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领导,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包干到户这种责任制,是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意愿的。
集体经济的新活力
贵州各地,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有早有晚,工作有细有粗,时间上只有一年多或两年的时间,这种生产责任制当前正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健全,但它已使备受“左”的错误损伤的农村集体经济获得了新的活力。
包干到户责任制激发了生产者的劳动热情,劳动效率大为提高,投资效益大为提高,从而使农民收入增加,扩大再生产能力增强,多年来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局面有很大改变,人民生活有显著改善。1981年这个大灾之年,全省人均纯收入较上年仍增加29.1%。人均纯收入300元以上的户,1978年不到全省总户数的1%,1981年上升到15.2%;人均纯收入100元以下的困难户,已由72.7%下降到19.7%。
包干到户责任制激发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大大加快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步伐。以使用良种为中心环节的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经济效益颇为显著。农民满怀喜悦地告诉我们:“一亩田种出两亩来了”。例如,安龙县的木咱坝子,有6个大队,33个生产队,3,522亩稻田,1979年的稻谷总产量为282.2万斤,1980年增产46万斤,增产幅度是16.3%,1981年又比上年增产60万斤,两年增产106万斤,较1979年增产近40%。两年时间,平均亩产由801斤上升到1,101斤。这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和社队干部认识到:可以靠科学的力量来提高生产效率。一个群众性的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正在兴起,农业技术人员成为很受欢迎的人。
包干到户责任制把大批劳动力从田丘中解放出来,投向工副业、林业、畜牧业,铁、木、竹、泥(瓦)业,养兔养蜂,栽果树,种药材等等。它使新的生产门路得到开辟,劳动力结构在变化,日趋萎缩的手工业、手工艺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农科户(学科学、用科学的先进户)、兼业户(在搞好田土承包的前提下,兼营一项或几项工副业活动)、富裕户(各行各业的有技术、善经营、贡献多的劳动致富户)成批出现,多种经营空前活跃,社员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很高。提出多年的“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口号,开始变成群众性的实际行动。许多地方出现了五谷丰登、六业兴旺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