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访少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07
第4版()
专栏:

访少林
黎甘
从郑州向西南,车过密县,折而西行,不久就进入山峦起伏的登封县了。登封在嵩山之南,嵩山自古就是帝王的祭祀场。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改嵩阳县为登封县。现在,人们到登封,则多是参观著名的少林寺。
随着历代帝王的登封之行,一批庙宇和亭台应运而生;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吸引着后代王公、学士、僧道前来游览、讲学、题字。宋人说此地“三里一寺,五里一庵”,显系夸张,但除少林外,确还有不少著名场所:巨大的道教庙宇中岳庙;现存最古老的北魏嵩岳寺塔;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现存最古、保存最完整的天文台——观星台……。
我们的少林之行,从嵩山北坡越岭而过。路经以险峻著名的十八盘。汽车怒吼着翻过环辕关又缓缓下山后,回顾群峰,云遮雾障。欧阳修诗云:“望望不可到,行行何曲盘。一经林梢出,千岩云下看。烟岚半明灭,落照在峰端。”可谓绝妙的写真。
这是一个星期天。尽管时有小雨,参观者仍不乏人。寺前,虽同《少林寺》电影中的面貌相仿,但并非一片开阔的林地。十几个出售油条、大饼和羊肉烩面的饭棚,夹杂着几处冷茶站、照像点、手工艺品的小摊,再挤进数辆旅游车,就相当拥挤了。据说,电影里的少林风光,本就不都出自少林,例如:寺后林泉是摄自黄山,石窟佛龛是选自龙门,王仁则的大殿是开封的龙亭,一些建筑是中岳庙的殿宇。
进入山门,直至方丈室前,约占全寺纵深二分之一还多的这一部分,包括原来的主要建筑天王殿,大雄殿,藏经阁,钟鼓楼等,1928年被国民党军阀石友三全部烧毁,珍贵文物俱成灰烬。现在,有些是残垣断壁,破败不堪;有些只剩几根石柱,余则荡然无存。残留建筑引人注目者只千佛殿、白衣殿和一批碑石。千佛殿又名毗卢阁,明末重建。墙壁上有五百罗汉朝毗卢的大型彩画,姿态万千,轮廓清晰,线条粗犷有力。地面上几排脚坑,即僧人练拳习武遗迹。白衣殿又名锤(拳)谱殿。南北两墙,绘有僧众徒手和持械演武动作。后壁一边绘着十三僧救李世民的故事,一边绘着少林和尚紧那罗镇压红巾农民起义的片断。从一些历史记载看,禅宗虽然主张寂坐修心,外息诸缘,但少林和尚的很多活动,总是同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紧密相联的。
少林寺曾经3次被焚,现正第四次修建中。在第一座大殿即原天王殿的旧址上,一座新的殿宇已经竖立起来了。两旁的禅室,也已修好,工人正在为门窗上彩漆。目前,这里只是一个工地,而且修复的还只是很小一部分。
原来以我国最早佛教禅宗圣地闻名的少林寺,经过历史的陶冶,最后却不以宗教而以拳术煊赫于世。少林武术起源于公元572年的达摩僧。他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壁静坐,修心养性,以期入道。但是,坐久了,必然会萎靡和困倦,不得不活动四肢,舒展筋骨。少林拳就是在这种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以快速敏捷独具一格,自成一派。习武的运动量加大,营养就必须增加,所以少林和尚是不戒酒、肉的。这更越来越远离教规了。
传说少林寺人人精于拳术,并非如此。在它的极盛时期,有僧众2,000多人,其中僧兵也只500。随着少林寺的多次兴衰,少林僧徒流散各地,少林武术遍于全国,少林拳也不只传于一处。除河南外还有南少林寺(福建泉州)、北少林寺(河北张家口一带)之说。现今,少林寺有9位老和尚,大多是从外地去的,他们都不会拳。还有几位中年和尚,他们也不练拳。登封县体委办了个武术班,据说只是作些基本训练。
影片《少林寺》拍摄后,曾有少数青少年慕名来到寺里想学拳。老和尚说:我们既不会教,又无力养,只好奉劝回家。其实少林拳各地都可学,大可不必迢迢千里来少林。
阵雨催人急。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不到一个小时,就离开了这个闻名的而又残存不全的古刹。大家都希望几年后能看到它的新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