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适应农村新形势 指导种好责任田 红安县社社办起农民技术学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12
第2版()
专栏:

适应农村新形势 指导种好责任田
红安县社社办起农民技术学校
本报讯 通讯员樊昌东报道:湖北省红安县15个公社和一个国营茶场都办起了农民技术学校,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教育。到5月中旬,全县16所农民技术学校共办22期,6,600多人参加学习。农民技术学校普及、推广农业技术,指导农民种好责任田,实现增产增收,深受农民欢迎。
红安县农村落实联产责任制后,大家都希望在责任田里抱个“金娃娃”,但是不少农民种田经济效益不高,甚至吃力不讨好。据叶河公社调查,全社有一半左右的农户对农业技术不通窍,社员说:党中央为我们指出了致富道,可我们眼前难过不懂技术这条沟。面对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迫切要求,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同志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决定每个公社都开办农民技术学校,并派出干部到叶河公社办点。县委书记文柏山多次到叶河公社了解农民技术学校的情况,研究如何把学校办好;副县长徐觉先深入到公社、学校,帮助解决办校中的师资、教材等一些具体困难。县委很快给各农民技术学校配备了127名教职员工。各公社由一名党委委员或管委会负责人兼校长,对农民技术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农校实验基地等进行具体安排。
农民技术学校以发展生产所急需的科技项目为教学内容,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届分10期,根据农事季节,一期学一个专题,每期7至10天。学完一期,学员回到生产队,一面实践,一面利用夜校教群众学技术,下期开学时,学员再根据实践的情况进行总结提高。这样学得深,收效显著。今年早稻育秧,县委开始担心部分社员不识品种,安排不好茬口,搞乱了套。由于农民技术学校的学员配合干部及时指导,早稻秧经受了“倒春寒”的考验。全县几乎没有缺秧户,大部分社员培育的稀壮秧,不仅节约种子,而且长势好。
农民技术学校对农民有很强的吸引力。许多社员要求到农校学习。丰岗公社高胜大队蒋家巷生产队蒋红志,今年四十二岁,多次找大队、公社的领导,要求入学。他到校以后,学习认真,期末考试成绩优秀。农民技术学校除有正式学员外,还有一大批“旁听生”。有的社员哪怕是正在田间劳动,听说农校讲课,就放下手中的活计跑去听课。农校职工和他们开玩笑说:“你们不怕耽误工夫吗?”他们说:“你莫看耽误了这点工夫,技术学会了,一工顶几工。”为了提高公社农民技术学校的教学水平,县里着手从每个公社农校抽调2至3名教师,到县农民技术学校进修,各公社也挑选优秀农技员加强培训,力争把农民技术学校办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