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泡桐遍中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12
第2版()
专栏:

泡桐遍中原
本报记者 张玉林 范光华
记者在河南农村各地采访,到处都看到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泡桐树,走在泡桐林里,空气格外清新。
泡桐原产我国,历史悠久。传说神农、黄帝就已“削桐为琴”,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栽植泡桐已有记载,到了宋代,名士陈翥总结了劳动人民的经验,写出了专著《桐谱》。然而,泡桐从农家小院走向大田,有计划地搞农桐间作,却是本世纪六十年代河南劳动人民的创造。
早在五十年代,兰考、民权、睢县、西华等县农村就开始在大田里栽植泡桐,六十年代初期,省林业科研部门专门派技术员王干生、魏鉴章到兰考县进行农桐间作试验,发表了《豫东兰考地区桐粮间作群体结构问题的初步研究》、《对有桐地区和无桐地区小麦产量的比较研究》等科学论文,引起了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和林业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当时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称赞他们为改变兰考面貌开辟了新途径,并大力推广农桐间作。接着,河南省召开平原绿化会议,推广了兰考县农桐间作的经验。从此,这一经验便在河南农村遍地开花。现在,全省农桐间作面积已达到1,500万亩,加上“四旁”植桐,累计已达2.1亿多万株,材积量达450多万立方米,三者均居全国首位。
泡桐树为什么发展这么快?我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来到豫东平原的西华县皮营公社双楼理大队。路边那一排粗大的泡桐树,两人拉起手来,刚刚抱住。好客的社员向我们介绍起桐树的好处:“这桐树才长15年,每棵都值300元。”“种桐树就是见效快,收益大,头年一根杆,三年象把伞,五年锯材板。”党支部书记周士用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谈起全大队靠桐树致富的过程。这个大队原来债台高筑,1965年春天育上桐树苗,第二年,2,400亩青沙地全部搞了农桐间作。同时,把余下的桐树苗卖给社员,让家家户户栽上桐树。1972年开始间伐,边伐边栽,桐树每年收入10万多元,占社员分配的三分之一。大家把泡桐称为“绿色小银行”。十年来,他们还清了国家16万元的贷款,公共积累达100多万元。现在,这个队共有桐树6万多株,平均每人40多株;材积量32,000立方米,平均每人25立方米。类似双楼理这样的典型在河南多有见闻。民权县程庄公社、扶沟县包屯公社,兰考县涸阳公社、尉氏县古城大队、淇县沙窝大队等先进典型,都在为农业生产发展引路。
随着科学试验的开展,泡桐的种植范围越来越大。过去,许多人认为只有在黄河故道和一些青沙地上宜于种植。试验证明,泡桐的适应性很强,平原、川地、荒山、丘陵,只要是海拔1,500米以下的地方都能生长。近几年来,在黄河北岸的卫水、淇河两岸,土壤肥沃的京广铁路两侧,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农桐间作;许多低洼易涝地区,随着疏浚河道,开挖排水沟,也陆续搞起了农桐间作;特别令人欣喜的是,泡桐正向高原、丘陵、山区发展。省林业科研部门满腔热情地帮助山区人民创造条件,引桐上山。位于豫西的灵宝县,1980年和1981年,就栽种泡桐389万棵,发展农桐间作65万亩,全县实现了林网化,为农作物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泡桐生产发展快,跟各级领导干部和科研工作者大力普及推广分不开。民权县的人民一谈起泡桐的大发展,都怀念老林业局长李贵平。五十年代,他是黄河故道里的一位区长,为了制住黄沙,他踏着没膝深的积雪去山东买泡桐树苗。儿子年幼,妻子多病,他却常常一年数月不进家门,妻子埋怨他成了“野人”,群众却亲昵地称他“种树迷”。在十年动乱中,他担任程庄公社党委书记,白天挨批斗,晚上还赶到他蹲点的大队领着栽桐树。全社7万亩耕地全部实现农桐间作,成为商丘地区第一个“泡桐公社”。他调到县林业局任局长后,劲头更大了。他听说王桥公社社员郜玉清创造出秋季带叶栽泡桐的新方法,马上和林科所的同志一道前去总结经验,并推广到全县。人们说他走一处,绿一处,富一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河南,象这样的好干部多得很,如西华县的县委书记贾廷勋,周口地区林业局副局长孙登祥等,群众都热情地称他们为“泡桐生产的带头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