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柞蚕之乡”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12
第3版()
专栏:

“柞蚕之乡”纪行
风景秀丽的边陲城市丹东,是我国柞蚕丝绸的重要产地,产量占全省的70%以上(辽宁柞蚕丝绸占全国的70%,素称“柞蚕之乡”。春光明媚的5月,我们来到丹东,走访了蚕场、丝绸厂、印染厂,亲眼看到了丹东柞蚕丝绸业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丹东市郊蛤蟆塘公社一个生产队的蚕场上,向阳的山坡长满了茂密的柞林,时值放养春蚕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柞树上,幼小的柞蚕贪婪地咬噬着柞叶。蚕农手执剪桑枝的剪刀和赶鸟的火枪,穿行柞林之中,护理着幼蚕。他告诉我们:柞蚕每年放养两季,春蚕作为种子,秋蚕到9月初开始吐丝作茧,收摘后交给国家。
我国的柞蚕养殖由来已久。公元前就出现柞蚕的人工饲养。如今实行了科学养蚕,古老的养蚕业更加兴旺。蚕农领我们看了他的人工饲养坑,并介绍了他们采用的纸上产卵、快中子照射、烟雾剂消毒等科学养蚕方法。他说:“实行科学养蚕,蚕苗成活率可提高20—30%。”据统计,丹东地区近几年年产茧均超过50万担,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丹东柞蚕丝绸工业系统已有10个工厂、2个研究所,2所专业学校,加上茧站、纤维检查所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产体系。近年来,丹东柞蚕丝绸业广泛开展了科研工作和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在缫丝车间,不久前研制成功的真空渗透煮漂茧新设备,代替了占地大、造价高、效率低的煮漂茧联合机,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绢纺厂,实现了纺纱新工艺,以操作方便、效率较高的连续梳绵机代替了老式的圆型梳绵机,工效提高了25倍;在印染方面,广大职工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经过长期的研究,筛选了各类染料300多种,并改进了后整理工艺,解决了柞绸有史以来存在的水渍、泛黄和缩水等问题,使一等品率由过去的50%左右,提高到90%以上。近几年,丹东柞蚕丝绸的产量、产值有了新的增长,去年柞丝产量已达2,117吨,柞丝织品达3,197万米,形成了持续发展的局面。
印染厂的样品室,是丹东各种柞蚕丝绸产品荟萃的地方。各类柞丝、交织绸、柞绢绸,色彩华丽,争奇斗妍。由于柞绸吸湿性好、透气性强,做成服装,穿着舒适耐用,美观大方。近年来,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柞绸被广泛用于室内的装饰。柞蚕纤维具有绝缘、耐酸碱等性能,又是工业过滤和劳保用品的好材料。目前,丹东的柞蚕丝绸的花色品种已由解放初的几个品种,发展为300多个品种、670个花色。荣获国家银质奖章的“2300、2317鸭江绸”和“B2099、77113丹绒绸”,绸面粗犷,风格独特;荣获国家银质奖章的“山泉牌35D水缫丝”,匀度好、内接少、弹力强、丝色正,十分惹人喜爱。印染厂的负责同志告诉我们,丹东柞蚕丝绸已有60多个品种出口,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出口交货总值比前二年均有增长,达7,380万元。
我们深深感到,国民经济调整方针使柞蚕丝绸这个古老的行业焕发了青春。“柞蚕之乡”在前进,它将象那些精美的丝绸产品一样,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李文 谢怀基 李克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