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根治黄河要害——晋陕峡谷地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14
第5版()
专栏:

根治黄河要害——晋陕峡谷地带
童大林
1981年7月,美国《公元2000年全球情况报告》的主编巴尼博士访问我国。我同他进行了一次交谈。他说,这次他飞经黄河上空,看到黄河水土流失。他认为黄河流的不是泥沙,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它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大动脉出血”。
我们社会主义建设者,哪一个能不关心黄河的命运?对于黄河,对于这一条急流直下、浩浩荡荡、万丈狂澜、奔腾怒吼的长达5,400多公里、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的东方巨龙,我们历来都在考虑如何治理它、改造它、开发它。三十多年来,我们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做了比较详尽的科学调查,付出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努力要把黄河变清,消除它带来的重大灾害,充分发挥其多目标的使用价值(如发电、灌溉、运输、水产养殖等)。
在黄河下游,我们采取了固堤防决的治黄策略,取得了很大成功,维护了黄河下游三十多年不决口的局面,保障了我国中原这块人口密集、工农业基础雄厚、交通动脉纵横的心脏地带。
在上游,已经耸立起几座巨大的水电工程,为今后开发大西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81年秋季出现的黄河大洪水能够安全度过,也正是发挥了这些大工程的调节作用。
“黄河百害,富于一套”。这两句话,前一句显然是不对的。整条黄河是我国巨大的财富。而2,000多公里的宁夏前套与内蒙古后套,更是地上的银河——天然受益的福地。近二三年来,随着全国农业大发展,它又从长期被忘却、被扼杀的噩梦中苏醒过来,重新闪闪发光。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黄河中游了。1980年11月在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学术讨论会上,水利工程师高博文同志介绍了用小流域治理的方法来控制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我认为这是应该大力加以推广的重要经验。1981年11月召开的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的会议上,水利部政策研究室研究人员李雨普同志又指出,黄河下游的危害,根子在中游。中游泥沙一天得不到控制,下游危害就一天不会消除。我是赞同这一个观点的。
最近,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编写出版了《中国综合农业区划》一书,对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分为七个区域,其中四个是属于晋陕峡谷地带的,也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这个地带水土流失非常惊人,世界罕见。
现在,越看越清楚了,自内蒙古托克托的河口镇至龙门的干流区间,这一长有五六百公里晋陕峡谷地带,是根治黄河泥沙流失的要害,是几千年来没有解开的大难题。
一些水利专家认为集中治理晋陕峡谷流域这一主要产沙区,可以一举多得:一、切断主要泥沙来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下游河床淤积威胁;二、保持中游水土,改善国土环境,造福子孙后代;三、有利于发展革命老区经济;四、发动群众,结合农业生产,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边治理边受益,经济效益将是累进的。
这里,主要的问题是:集中治理晋陕峡谷地带这个泥沙来源区,是否能解决下游淤积问题。据李雨普同志的分析材料说明:从多年黄河冲淤变化和年平均含沙量的关系看,含沙量有一个临界值,当含沙量大于此数则淤,小于此数则冲(当然,这个数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影响冲淤的因素是很复杂的)。比如1952年下游年平均含沙量为18.44公斤/立米,下游河道冲刷;1951年平均含沙量为24.5公斤/立米,河道稍淤;1955年平均含沙量为21.6公斤/立米,河道稍冲。据此,如果从现在多年平均含沙量37.4公斤/立米减为20公斤/立米(减少47%),下游河道由淤变冲的局面即可能到来。
我们希望把根治黄河中游这一晋陕峡谷地带,作为改造中国山河一个重要目标,列为国家的国土整治、林业建设、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争取十年、二十年以至三五十年,作出显著成效。
为此,提出几个初步建议:
一、大力推行“小流域治理”。米脂的高西沟,河曲的南曲沟,兴县的柳叶沟,榆林的无定河等许多地方,在小流域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这些地方,从发展当地生产入手,因地制宜,通过种草、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坝地、塘堰、水库、引洪漫地等,把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蓄水保土的农业耕作措施结合起来——山修梯田沟打坝,坡坡洼洼都绿化。这样,逐步改变山区地形地貌,从而促进生产发展。
二、用飞机播种草籽、树种。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在延安地区(吴旗、宜川)的飞播试验说明,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目前直播乔木树种比较困难,而飞播草、灌则易得成功(如沙打旺、油松、柠条和酸刺、侧柏等),这样,可逐渐改善自然状况,为建立高级植被创造条件。应当争取尽快在这个地带的地广人稀、有大面积荒山荒坡的地方,用飞机播种,加快治理速度。
在这500多公里的晋陕峡谷的两岸,虽然大多是悬崖峭壁,但仍有河弯滩地,可营造木本粮油(如大枣)和护岸护滩林。
三、在小流域治理的同时,以支流为单位,制定规划进行治理。在上游泥沙控制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逐步建设一批骨干工程,发展防洪、灌溉、养鱼事业。有些干支流沿岸也有不少平坦的场地和涌水量不小的清澈泉水,应特别注意营护。在地广人稀、劳动力缺少地区,可因地制宜地实现半机械化、机械化。
四、据调查,黄河在这里落差数百米,蕴藏水能几百万千瓦;东部是山西河东煤田,西部是内蒙古、陕西的上下准格尔煤田,储量数百亿吨;还有铁、硫、石油等丰富矿产资源。因此,在研究如何根治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如何开发这里的工业自然资源,使之将来成为我国又一个新的基础工业基地。这不但会根本改变晋西北、陕北和内蒙古这一交界地区的经济面貌,对我国现代化工业的布局和发展,也必将发挥重大作用。
毫无疑问,黄河上、中、下游必须有一个总体的治理开发的规划。下游的防洪固堤,确保黄河不决口,绝对不能放松。上游除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之外,黑山峡修建水库的坝址选在何处,有待论证决定。中游减沙是否能马上停止下游淤积,也需进一步研究。但晋陕峡谷是黄河要害,却是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今后如何集中更大力量,以更快步伐,认真地治理这个要害地带,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开始承担的一个历史任务——让怒吼咆哮的黄河,唱出新的豪壮清新的颂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