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羊城晚报》发表记者三访个体户日记和署名短文 呼吁建立个体户的领导体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15
第4版()
专栏:

《羊城晚报》发表记者三访个体户日记和署名短文
呼吁建立个体户的领导体制
本报讯 5月31日,广州《羊城晚报》发表记者杨国彦的采访日记和署名短文,赞扬卓记肠粉店注意饮食卫生,呼吁有关方面研究解决个体户的困难。
卓记肠粉店是个体户,店址在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南路。杨国彦得知这个店注意卫生工作的消息后,便于4月27日下午前往采访。不料“卓记”是做早生意的,扑了个空。5月11日早6时许,他又以顾客身份到了这个地方。杨国彦在当天的采访日记中写道:
“我到‘卓记’档前找了个座位。这里有5张四方桌和20来张凳子,桌面看上去没有油污;放碗、碟、筷的竹箩子用白布盖着;带盖的辣酱瓶摆在收款人的桌上,由收款人看管,不让顾客用自己用过的汤匙放进去。在制作肠粉的炉灶旁,四个姑娘在扫油、倒浆、放肉、起粉、上碟、放油,各司其职。我想在姑娘的手上找点岔子,看看她们的指甲是否藏有污垢。细心观察之后,发觉40个指头的指甲都修得很短。售粉姑娘示意顾客顺手把取粉牌放进小罐内,免得切肠粉的手被牌子弄脏了。
“‘卓记’的厨房下半截墙壁镶着白瓷片,顾客用过的食具是用‘洗洁精’去污的,用清水漂洗两次后,用小竹箩盛着,然后逐批放进铝锅内煮沸15分钟。颇有点自豪感的店主说:‘钱是要赚的,对顾客的健康也要负责。’他说,光是这样消毒食具,一天要烧十二个蜂窝煤。每月分配的燃料煤只够用七天,不足部分采用赠煤票者免费吃肠粉等办法解决,这也是迫于无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也觉得,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5月26日,记者第三次去“卓记”,目的在于对上次的“所见所闻来一番校正”。结论是:“看来,‘卓记’的食具消毒是可靠的。”
在发表记者日记的同时,《羊城晚报》还在“街头巷议”的专栏里刊登了署名“微音”的短文,题目是:《还要有个“大婆婆”管》。文章点名批评了不讲卫生的个体户,并指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必要性。文章说,个体户连营业用煤都不够,叫他怎样消毒?“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食草”,行吗?现在是“四个和尚无水食”。实际上是工商局发牌照,街道管收费,公安部门管治安、交通,防疫部门抓卫生。个体户的实际困难谁解决?看来,对个体户的领导,还要解决体制问题。除了各个“小婆婆”,还得有个“大婆婆”当“总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