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创业维艰——南亚三国纪行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15
第6版()
专栏:

创业维艰
——南亚三国纪行之二
本报记者 蒋元椿
在卡拉奇街上,同日本产的“丰田”、“达胜”等小轿车夺路而行的,是许多打扮得彩色缤纷的卡车、大轿车和摩托三轮车。卡车驾驶座上面伸出一个木制的台阁,车身挡板经过加高,改装成为一只大货箱。车子的前后左右,遍体用彩色绘上风景、人物、鸟兽,甚至有正在喷火飞行的火箭。大轿车装饰得更是金碧辉煌,有的从前到后贴以闪闪发亮的银色装饰,宛如京剧舞台上白盔白甲的武生。摩托三轮都装了可坐两个人的带篷客座,也都彩绘了各种图画。客座背后通常都绘一个顶角朝下的等边三角形。等边两侧的空隙就是画廊。在争先恐后的车流中,我们偶然见到一辆摩托三轮,它背后一边画着巴基斯坦的绿色星月旗,另一边画着中国的五星红旗。它的主人无疑是中巴友好的积极支持者了。
这些彩绘的出租车辆都是私人经营的。把它们打扮得同新娘子一样,不仅是出于爱美,也是为了招徕顾客。它们是为市内和城市之间的客、货运服务的一支大军。这种车辆在印度和孟加拉国也有,但数量和彩绘的精美程度似乎都不如巴基斯坦的。
印度新德里和孟买等城市则又是另一番景象。街上奔驰着的是国产的“大使”牌、“总理”牌小轿车,“阿育卡·莱蓝德”、“塔塔”等牌子的大轿车,和穿行其间的两轮摩托车,其中有不少是出租汽车。除了外国使领馆的车子外,很难看到外国车。
在孟加拉国的达卡,日本小轿车为数不多,街上到处是带篷的人力三轮车。车篷背后两侧无一例外地装饰有两行贴金绣银的圆形图案。它们在街上行驶时,从背后看去,就象一队开屏的孔雀在飞翔。
景象虽然不同,反映的却是同一个问题。三国都有众多的人口,由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就业机会不足,过剩的劳动力就转向交通运输业,因为从事这个行业可以向车主租得车辆,不需要什么投资。
比较起来,印度的景况似乎要好一些。四十年代印巴分治的时候,英国统治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点工业基本上都留在印度,汽车工业就是其中之一。巴基斯坦本来底子就薄,七十年代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孟加拉国,它的发展受了一段挫折。孟加拉国独立才10年,当时损失了一部分机器设备,等于白手起家。不过,经过努力,这两个国家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钢铁、造船、造纸、纺织(包括黄麻)、食品等工业,为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初步创造了条件。但是石油、铁矿砂需要进口,外贸出口主要依靠初级产品,换汇率不高,这都削弱了它们发展经济的能力。
印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能年产吉普车、大小轿车、卡车等共约12万辆,拖拉机7万辆,三轮、两轮摩托车和轻骑约30万辆,此外,印度还建立了年产约900万吨的钢铁工业,年产原油1,300万吨的石油工业以及机床、电子、化肥、制糖、造纸等工业,还建立了3个核电站。总之,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印度政府采取保护政策,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它对进口汽车征收100%的进口税,把日本汽车挡在国门之外。它把美国的“可口可乐”赶出印度,用自产的“坎派可乐”等取而代之。印度市场上的电视机、收录机、手表全是国产的。看来印度的政策是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尽可能不进口它们的商品,以提高本国产品的质量,保护本国市场。
但是从我们所看到的来说,印度也有它的困难,它的工业缺少协作,一些工厂也是“大而全”或者“小而全”。印度斯坦汽车厂是生产“大使”牌轿车的大厂,但是从引擎到弹簧都得自己制造。“大使”、“总理”牌车型已经陈旧,改型需要大笔投资。印度斯坦汽车厂里陈列着几辆用手工制作出来的新型轿车,什么时候能够定型投产,还不知道。汽车年年增加,汽油消耗量也随之增加。1980—1981年度进口原油花了520亿卢比,合50多亿美元,而同年外贸逆差是572亿卢比,二者几乎相等。塔塔服务公司新近发表的一本统计资料集又发出警告说,印度目前已经开采的石油,在1985—1995年期间将会枯竭。印度现在正在努力寻找石油,特别在近海大陆架上。解决能源自给问题,是印度经济发展中的一大关键。
另一个困难是产品的市场问题。印度国内市场虽大,但是人民购买力低。它的人民48%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人每月平均的消费低于65—70卢比(约合人民币11—13元)。满街每辆7万卢比左右的小轿车只使印度贫富悬殊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向西方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换汇不多的农产品和轻工业品,而进口的机器装备要花很多外汇。它生产的机器设备等主要向亚非发展中国家出口,但是为数不多,因此外贸逆差日益严重。印度十分重视南北谈判和南南合作问题,看来与此有很大关系。
印度历年接受外国援助和贷款,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到最近为止,外债已达1,635亿卢比,约合170亿美元。这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反映了印度经济在表面繁荣之下的苦恼。
南亚三国在经济发展中都存在资金、技术、市场的问题,这也是遭受过多年殖民剥削的第三世界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如何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第三世界国家真正能够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民族经济,这是需要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南亚三国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农业问题,因为这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在这三个国家要有保证地达到粮食自给还有困难,抗灾能力不强。许多地方只能靠天吃饭,丰年好一点,灾年就要吃进口粮。我们在印度北部访问拉贾斯坦邦的时候,已经收割的麦子都在地里立成一圈放着。过了几天,接连下了几场大雨,泡坏了不少麦子,今年南亚气候反常,往年是干热的时候,今年却凉快多雨。如果雨季再来得不正常,粮食生产就有下降的危险。
土地关系也阻碍农业的发展,孟加拉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出租的。据印度朋友说,全印度有40%的农民没有土地。地主通常都住在城市里靠地租过活。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产量就很不容易。印度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看来离解决问题还远。特别是有几千万“贱民”。虽然种姓制度已经不合法,谁也不得歧视他们,但是几千年历史遗留下来的现象,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消灭。他们用破烂的席片、树枝等等凑合搭起来的住处,在城市和农村里依然随处可见。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今年提出一个新的发展经济二十点纲领,其中有十点是涉及农业和改革农村社会关系的。这表明印度政府正在把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到农业上来。
总的说来,南亚三国的自然条件都不错。气候温热,树木终年常青。除了少数地方是沙漠以外,许多地方都可以发展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以及森林、果树和畜牧业。渔业也大有可为。印度的山脉都在领土的边上,平原地区很大。农业发展有很大潜力。孟加拉国南部一年可收三季稻子。问题是除了资金、技术、价格等等以外,还有社会、政治的因素需要解决,因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印、巴、孟三国经济上的不少困难,对我们来说,都有似曾相识之感。毕竟我们都是发展中国家,有许多共同点。建立独立的民族经济是一桩艰难的事业,如果我们这些第三世界国家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使南南合作得到实现,我们就能够一块儿前进。这恐怕也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