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不能当挂名的人民代表”——记全国五届人大代表陈伦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16
第3版()
专栏:

“不能当挂名的人民代表”
——记全国五届人大代表陈伦芬
本报记者 徐光耀 夏俊生
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三车间工人、共产党员陈伦芬,是全国、北京市、朝阳区三级人大代表,又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北京市劳动模范。她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经常东奔西跑,为群众办好事。
陈伦芬家所在的厂南门至酒仙桥平房区万红里段马路没有安装路灯,职工、群众夜晚走路很不方便。去年2月,在朝阳区召开的区人民代表大会上,她根据群众的要求写了要求安装这段路路灯的提案后,还不辞辛劳地领着供电局的同志一段路一段路地查看,共同商量安装路灯的位置。现在,不仅这段路有了路灯,连提案中没有提到的北京电子管厂北面的一条小马路也装上了路灯。
去年7月,由于酒仙桥附近的大山子地区中学校舍紧张,有130多个孩子小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离家较远的中学上学。这些孩子的家长分别在10个工厂和3个研究所工作,他们考虑到孩子上学路远,不方便,就纷纷来找陈伦芬反映情况,要求给孩子转学。陈伦芬为了解除家长们的后顾之忧,便邀另一位区人民代表到区人大常委会反映情况。她还从既体谅国家的困难、又关心群众的愿望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由这些学生家长所在的单位拿出3万元钱,给就近的将台路中学盖教室,来解决这些学生的转学问题。区人大常委会把意见转到区教育局,后经区教育局和学生家长所在的13个单位三次协商,双方采纳了陈伦芬的建议。接着,陈伦芬又和另外4位人民代表分头去各个单位催款施工。终于,这130多个学生全都转到了住家附近的将台路中学。
在大山子地区有职工和居民5万多人,过去没有回民食堂或清真小吃部,回民群众生活感到很不方便。为此,陈伦芬多次找酒仙桥街道办事处商量解决办法。经街道办事处同国营797厂联系,由这个厂负责办起了回民食堂。现在,这个大山子地区的第一家回民食堂已经开业,受到回民群众的欢迎。
此外,陈伦芬还在市、区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酒仙桥地区商业网点少的提案。朝阳区副食公司和蔬菜公司接到这个提案后,很快在酒仙桥地区增加了20多个商业网点,缓和了这个地区居民吃菜难、买副食品难的矛盾。
陈伦芬为人民群众的事情热心奔忙,并没有影响自己的生产任务。她白天上班的时间被占去了,就利用业余时间补上。去年一年,她干了一年零十个月的活。当她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赞扬时,她说:“既然大家选我当人民代表,就要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办事,不能当挂名的人民代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