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黄河故道行——千里故道新面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16
第4版()
专栏:通讯

黄河故道行
——千里故道新面貌
本报记者 吕建中
麦熟季节,记者继续沿鲁西北黄河故道一直走到黄河入海口,结束了这条千里古道的旅行。
6月初我们来到阳信县小张家大队。这里原是渤海老根据地。过去多年“左”的枷锁曾给这里的群众带来过困难,可他们从没有对社会主义前途丧失信心。近几年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办了引黄灌溉工程,实现了水利化,生产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盐碱地已经改造了大半,今年小麦从种到收浇了5遍水,亩产480斤,棉苗长势也格外好。家庭编织副业每户一天能收入两三元。全村90多户人家两年就盖了200多间新房。乡亲们眉笑颜开地说:不靠社会主义,这办得到吗?
我们来到商河县那天,县里正召开公社书记会议,讨论夏季生产形势和夏粮征购任务。县委书记王晓华同志说,这里今年夏季的生产形势可以说比历史上任何年份都好。这是由于党的政策调动了广大社员的积极性,又搞了引黄灌溉工程,所以,大旱之年小麦能获得历史最高产量。商河县今年调整10万亩粮田种棉花,麦季仍比去年增产4,000万斤。王晓华同志意味深长地讲了玉皇庙公社这几年的变化。1980年冬,胡耀邦同志在一份反映商河县玉皇庙公社有社员在天津讨饭的材料上做了批示,要当地党委领导认真安排好低产社队的生产和群众生活。在县委和县政府的帮助下,玉皇庙公社从百里外把黄河水引了进来。全县今年小麦从种到收未下过一次象样的雨,可社员们说,他们“心里没有因干旱威胁发慌过。”
从县城沿着一条流水淙淙马达响的引黄渠道南行30里,眼前出现一方方镶嵌着白杨林网的金黄色麦田,就到了玉皇庙公社境内。胡耀邦同志的批示下达不到两年,这里已经看不到历史上“三县(商河、临邑、济阳)边界老灾区”的迹象了。这个公社7万多亩耕地过去单一种粮食,长期吃统销,社员大批外流讨饭。自从引来了黄河水,1981年调整出3万亩粮田种棉花。粮食倒比上年增产3倍。他们把排灌机械全装备齐了,超额1倍完成粮食征购任务,一年向国家交售了两年的粮食;今年小麦从种到收只下了40毫米雨,夏季却比去年增产300万斤。这天我们下田看麦,玉皇庙东大队年轻的支书周学明和我们来到那一方百亩泰山五号良种高产田,说社员几次估产每亩都在600斤以上。此刻大家耳听《社会主义好》广播歌曲,眼望闪光的金色麦浪,不由得眉飞色舞地说:“玉皇不灵党的政策灵,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咱们困难的时候,胡耀邦同志关怀我们,全省全国农民兄弟支援我们,现在我们丰收了,怎能忘了国家?”他眉毛一耸,手一扬说:“今年全公社增产这300万斤小麦,再卖160万斤给国家,一季完成两年的交售任务,咱的生活还是细粮当家哩!”(附图片)
山东商河县玉皇庙东大队支书周学明(左)和大家一起在麦田里察看泰山5号良种小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