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从《彩色的夜》到《蓝宝石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16
第5版()
专栏:

从《彩色的夜》到《蓝宝石花》
刘白羽
王群生同志是一位诗人,但近年来,却以《彩色的夜》而一跃登上了小说舞台。他是勤奋不息的,在不长的时间以后,现在又把长篇小说《蓝宝石花》献给了广大读者。
我读了《彩色的夜》,确实为它的艺术魔力所吸引。我和王群生一样经历过朝鲜战争那段奇异的生活,我可以亲身经历证明:这篇小说是从现实生活中生发出来的。他把战场的夜景描写得那样鲜明,人物的形象是那样凸出,情节是那样震撼人心,战火纷飞的色彩熠熠闪耀,而这一切又都笼罩在一种浓郁的诗意之中,使人觉得我们的革命战争生活是那样的英雄豪迈,又是那样的壮丽,那样的美,叫你不禁感到这才是我们的生活呀!特别是作者把过去的战争历史与今天现实生活巧妙地衔接起来,昔日瑰丽生活的再现,令人更加深理解今日生活的渊源;既赋予往昔以新的生命,同时又使人对新的生活得到深刻的启示。我在读一部论文集时,曾作了一个眉批,“《彩色的夜》是诗的抒情与戏剧性的结合”,这也算是我对于《彩色的夜》的评价吧。
我怀着同样探索美的心情读了《蓝宝石花》,我应该如实地说:作者没有使我得到更深的精神的享受。这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他写这部长篇的时间不算太长。令人想见:这位诗人(广义的——包括小说)是怎样充满热情、奋笔疾书的情景。我相信,他是用热血与生命写成的。《蓝宝石花》继续保持了《彩色的夜》的特色——把昨天的历史与今天的时代,在精神上、命运上、情节上紧密结合,而且产生了比《彩色的夜》更巨大得多、深刻得多的构思。他以旧中国的悲苦、辛酸,唤起人们对美好新中国的热爱、眷恋,这个目的应当说是达到了。他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的充满灾难与灭亡的重庆,那段生活正是我所亲身经历的,大雾弥漫,灯火黯然……现在
《蓝宝石花》重新再现了。作者对于那辛酸而又悲壮的旧中国的深入的发掘,与发现“天青石”的朝气蓬勃的新中国作了鲜明的对比,从而用过去了的苦难,激励今天从事四化建设的人们勇攀高峰的斗志,这是多么深刻的哲思啊!
别林斯基说过:“也许长篇小说更适合于诗情地表现生活吧。的确,它的容量、它的界线,是广阔无边的;它比戏剧更不矜持,更不苛刻,因为它吸引人的不是局部和片段,而是整体,包容着这样的细节,这样的琐事,它们在分开看时似乎是不足道的,但和整体联系起来看,在全体性上看时,却有着深刻的意义和无边的诗意。”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蓝宝石花》,我不能不说,《蓝宝石花》比《彩色的夜》要逊色得多了。我必须奉写一个信条:评论,不只是说好话。那样做对作者与读者都没有帮助,我想这也不是王群生同志希望于我的。当然,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作者,是有权利不受苛责的。但分析、比较总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觉得作者尚未达到更大更深的激动人心的悲剧效果。我想有两点:第一,人物性格不够鲜明、动人;第二,过于追求技巧淹没了整体上的感人力量。一个具有才能的人写来,每一个人都是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什么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呢?前者论典型人物的普遍性(从人们生活中提炼、塑造,因此真实、逼真,似曾相识)后者论人物典型的特殊性(每个人又有他独特的性格、面貌,因此是不相识者)。《蓝宝石花》中人物写得出色的是韩无成和曹玉琪,而柳迎春及其它几个人物个性不凸出,特别令人惋惜的是处在矛盾交叉点上的余梅写得不那么感人肺腑,不能使人为她的痛苦而痛苦,为她的悲哀而悲哀,因而相对地减弱了小说整体的感染力。作者在这本书中确实用了精巧的构思、新奇的手法,但这些只有服从于现实主义的真实性,才有生命力。我指的特别是那些回忆或讲述,这种手法新颖,但语言多是作者的语言而缺乏人物个性,因此削弱了真实感。而真实感又是感染人的最根本的因素。可是,这部长篇小说为什么又那样吸引人,令人一口气读下去呢?就在于作者是个写故事的能手,当然,一味编故事是写不出感人肺腑的好作品的,不过缺乏戏剧性的长篇小说是生气索然的。正是这种戏剧性,使得这部小说生气盎然。总之,《蓝宝石花》是一部虽有缺点,但还值得向读者推荐的书。
王群生同志正当创造力丰富的年代,我衷心希望不要过分追求数量,而要更着重于追求质量,善于分析总结经验,一定会写出更好的作品。对有才华的作家,读者有理由提出更高的要求,寄予更大的期望。
(本文是为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蓝宝石花》写的序言,本报发表时作者在个别文字上略有改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