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请把目光投向“卫星”——北京卫星城建设评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17
第3版()
专栏:

请把目光投向“卫星”
——北京卫星城建设评述
本报记者 艾丰
一颗“卫星”正在北京南郊升起。记者最近来到大兴县黄村的时候,看到的是宽阔笔直的新大街、排列整齐的宿舍楼、大型的商场、漂亮的影剧院,还有那高大的厂房,矗立的塔吊……几年前的一个普通农村集镇,如今已是初具规模的卫星城市了。
在北京的城市建设规划中,黄村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早的卫星城。东郊的通镇、西郊的房山石化区,已经发展成形。北郊的昌平,1958年就开始布点,中途停顿,现在中国房屋建设开发公司正准备在这里投资,把它建成科教旅游卫星城。南郊的黄村,则是完全按照规划、迅速建设起来的以轻纺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卫星城市。自1977年以来,这里共修建房屋66万平方米,其中宿舍40万平方米;修建铺设有上下水管的道路10公里,形成了南北三条,东西五条大街。黄村现已容纳中央和市属单位31个,这些单位目前有职工和家属26,000多人。
北京的卫星城建设,特别是黄村“卫星”的迅速升起,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么,应该用什么样的目光来看“卫星”呢?
全局的目光
北京的人口实在太拥挤了。市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000人,在世界各国首都中,仅次于东京的14,000人,居第二位。住在北京、来到北京的人,都痛感“挤”字之苦。记者亲见一位陷于大栅栏人流之中而不能自主的农民无可奈何地喊道:“这哪是买东西,简直是受罪!”人口问题已成为北京城建中的难题之一。
既要发展,又要控制城市规模,出路在哪里呢?面对北京市地图,市规划局的同志告诉记者,在这块总面积为16,8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居于中心的旧城区已经过分拥挤;向外扩展,东至定福庄,西至石景山,南至南苑,北至清河是规划中的市区,在这片7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成区已达346平方公里,而且为了解决生活设施配套问题,还不得不占用十万亩农田。要是还在这个圈里无限制地盖房子,那么吃菜怎么办?生态平衡怎么维持?再往外看,我们才终于找到了发展余地——那些有着广阔天地的远郊城镇。
自从1918年出现“卫星城”这个名称以来,世界已有许多大城市,如伦敦、华盛顿、巴黎、莫斯科、东京等,建立了卫星城。在北京的发展中,人们自然地把目光投向“卫星”,并在规划中作出这样的设想:到2000年,市区常住人口控制在现有的430万人水平并略有减少,而远郊城镇的人口,则从现有的80多万,有可能增加到200多万人。“卫星”上可以再容纳100多万人哪!让“卫星”升起,这是统观全局的部署。分析的目光卫星城如果不能把一部分母城居民吸引出来,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它的意义。
但对吸引力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提出,“不仅母城有的卫星城要有,而且母城没有的卫星城也要有。”——这自然难以做到。有人认为,卫星城在生活设施、商业服务、文娱医疗、教育体育、公共交通、生活环境各方面起码“不低于”母城水平,才有吸引力。——这恐怕也是短期内不易实现的。
也许,几个事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吸引力。
北京玻璃六厂原址在永定门外,占地仅12亩多,因噪声干扰附近住户,常有“抗议”的砖头飞进他们的办公室;迁建黄村,占地120亩,生产能力可由原来年产一万吨提高到四五万吨。副厂长宋金波说:开始我们是扰民被逼出来的,现在看,来对了,从生产到生活,天地都广阔多了。北京化纤厂的职工,大部分是从城里本系统职工中招收的。他们打出两条:来黄村,宿舍好解决,子女好就业。结果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招收数。
记者还访问了1958年迁至昌平的北京衡器厂。这个厂的527名职工,绝大多数是城里去的,其中325人已在昌平落户,占61%。有位检验科长,家中5口人,原在城里住一间13.8平方米的房子,爱人又在通县上班。后来,在厂领导帮助下,爱人和一个孩子安排在衡器厂工作,又分配给他一套二居室的单元楼。他高兴地说:“我在昌平落户,是一步三层楼!”
看起来,对吸引力应从实际出发做具体分析。母城的优越条件,对于每个单位,每户居民来说,并非平均享用的;每个单位、每户居民又总有其特殊要求。卫星城如果在基本条件上与母城相比不甚悬殊,而又有若干方面超过母城的话(例如黄村平均每人住房面积就超过了市区),就会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当然,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卫星城的吸引力还是相当不够的。黄村一些工厂,职工在当地落户的还是少数。大力发挥卫星城的优势,同时注意弥补它的不足,这是提高卫星城吸引力的方向,也是当前相当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政策的目光
有的同志认为,建设卫星城并不能控制大城市的规模。他们举房山石化区为例,那里的人口70%来自外地,20%是当地招收,只有10%是从市内去的。再如黄村,目前已从周围农村“吸”来了数百农户。“市内人没吸出去,外边人倒吸进来了。”有的同志则认为,卫星城对进京人口已起到明显的截流作用,应该肯定。
这类情况和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关键在于政策。城市建设是一门重要学问。从生活条件看,人们行为之间的矛盾,在大城市表现得最为集中和突出。一方面,人们喊:“北京人太多了!”另方面,又千方百计把户口往城里挤;一方面,人们追求宽敞的住房,另方面,又努力向人烟最稠密的地方聚集;一方面,人们要求充足的蔬菜供应,另方面,又毫不吝惜地占用农田……只有对这中间的矛盾和规律有科学的全面的认识,才能制订出正确的方针政策;而不恰当的政策,必然会加剧这些矛盾。
卫星城只是城市建设布局的一种方案,要使这着棋真正奏效,必须有一套互相衔接的政策做保证。大兴的同志说,比如一部分人不愿在卫星城落户,是因为当地教育质量不高,影响子女考大学;而工资待遇和有些制度却在“促使”有经验的教师返回市内,又使当地教育质量难以提高。这就是政策上的“扯皮”。
卫星城建设,还是个新事情。从领导体制、建设投资、职工待遇、商业供应,到与母城的交通、与周围农村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统筹研究,制订相应的妥善的政策。北京市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有许多问题,也不是光北京市一家可以解决的。有关部门的同志,希望报纸发出这方面的呼吁。
发展的目光
在昌平,有位职工说,按他家条件,迁到卫星城来住,是再合适不过了,可是爱人不愿来,理由是:“我不到那么远的山旮旯里去。”
怎样向这位妇女做解释呢?将来,卫星城同母城之间的交通会变得非常方便。例如黄村至北京,坐车25分钟即可到达,昌平至北京,电气火车修通后,路程也不过半个多小时。……远近的观念是随着生活的发展而改变的。六十年代初,城内龙潭湖一带的宿舍,人们嫌“背”不愿去;今天,离城六七里的团结湖宿舍,一下被“抢”得精光。而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往往是穷人住市区,阔人住郊外。——这些,并不是只对那位妇女才有针对性的。
有眼光、有事业心的人,请到卫星城的广阔天地显身手吧。在北京衡器厂,记者遇到工会主席于洪才,1958年他就领着一家5口随厂来昌平落户。经过大伙若干年的艰苦奋斗,工厂发展了,每个工人每年产值达到近万元,新厂房起来了,新宿舍楼有了,他搬进了楼房,子女也在附近就了业。象这样的“第一代卫星人”,衡器厂就有几十户。他们的眼光和精神是值得称道的。
做为北京居民,不管你是领导干部、科技人员、教师、工人,还是家庭妇女,当你想问题、搞研究、办事业、抓生活的时候,是否想到了“卫星”呢?请把目光投向“卫星”吧!(附图片)
兴丰南大街旧貌 周洪摄
兴丰南大街新貌 梁硕人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