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花木手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18
第8版()
专栏:

花木手杖
王蓬
“哈,活啦!”人们从心底发出了惊叹。看看,那一条条单盘龙,侧面龙,平头双龙,抢珠二龙扬须舞爪,目光流盼,有情有神,如同正在腾云戏水一般;那一只只普冬鸽,金丝雀,相思鸟,长尾凤引颈长鸣,昂首翘尾,展翅欲飞,恰似在山中嘻啼追逐的自然神态;而那些梅花,松云,紫竹,葡萄,花卉则又素淡雅致,落英缤纷,泻色飘香,宛如花市盆景模样……
然而,这却并非殿堂宏雕,鸟林园景!这只不过是装饰在大拇指粗细的手杖上的圆雕,浮雕,沉浮雕,明暗雕而已。它们或龙,或凤,或鸽,或浓妆艳饰,或浅刻淡镂,无不因势造型,布局相宜。若原料根须粗大,便可雕成构图复杂的双龙双凤;若原料根须一端翘起,便可雕成长腿独立,昂首翘尾的鸟杖;若是原料一般,无势可倚时,则可雕刻造型简易而又素淡雅致的竹节、鱼杖了;自然,有些原料也难免出现节疤、黑斑,可才思高妙的雕刻手,又往往利用节、斑的突出和本色,雕成一只振翅鸣叫的知了或舞须欲斗的蟋蟀。若不细看,你还以为知了、蟋蟀是无意中歇息在手杖上的呢。
这引人入胜的花木手杖,产生在秦岭深处的留坝县张良庙附近。这儿全是海拔1,600米以上的高山,悬崖遍布,秀峰林立,终年云遮雾罩,景色奇丽。而那些多年生的鸡骨头,老鼠刺,刺李子,红柘子等稀有树种,便深隐在那些人迹罕至的巉崖绝壁下,这些属于灌木科的丛树,身量不高却耐严寒,木质细腻又坚硬柔韧,是制作花木手杖的最佳原料。
许久以前,在这儿居住的山区人民就有雕制手杖的传统,只不过都是单家独户的个体经营。农闲无事时,弄上十来八根,到庙会集日去换几个油盐钱。致使花木手杖也象秦岭山中的许多宝藏一样被埋没了多年。
花木手杖受到青睐和重视,是近年来的事情。党和政府把那些雕技高明,经验丰富的老艺人和城镇待业青年召集起来,办起了手杖厂,使这独具特色的传统手艺得到恢复发扬,焕发出瑰丽的光彩。
目下,拥有几十名职工、一座大楼、几个车间、颇具规模的手杖厂,除了保持原来的龙杖,凤杖,鸽杖,竹杖等20多个传统品种外,新老艺人们还努力吸取各种雕刻的长处,兼师东西又独辟蹊径,不断大胆标新立异,又增添了山水,花卉,四屏,诗词等十几个品种。雕刻手们努力探索艺术境界,尽量利用原料淡青,杏黄,银白,浅红等原色,求其自然,不落俗套,使得山水错落有致,层次清晰;花卉落英缤纷,五色相宜……
那些埋在土石草丛中的一截树根,在艺人们神奇的刻刀下,竟变得如此富于情趣和生命!无怪近年已远销西安,兰州,青岛,上海,北京……以至在广交会上受到不少国外友人的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