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解了疙瘩定了心 勤劳致富更有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19
第2版()
专栏:

解了疙瘩定了心 勤劳致富更有劲
湖北南漳县三景庄大队 张相恒
我看到《人民日报》5月20日一版发表的《张相恒劳动致富值得表彰岂能打击》的消息以后,激动得久久难以平静,衷心感谢党和党报对我的关怀和支持。
我是湖北南漳县大山区的一个农民,全家六口人,住着三间破房,其中有一间全是用石片盖的。1965年,我从部队复员回来,很想为改变家乡面貌出力。但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有劲无处使,队里每年人均收入都不到50元。为了维持家庭生活,1977年秋,我买了一台炸苞谷花机,后来被当作“地下工厂”没收了。1978年我买了两百只小鸡,藏在顶棚上喂养,大队发现后说是搞“资本主义自发”,全给处理了。尔后,我还买过缝纫机,也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给割了。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我在农业银行、信用社等部门的支持下培植天麻成功。1981年天麻收入1,600多元,在全公社“冒了尖”,被评为劳动致富模范户,让我出席了县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和地区农业、金融系统支持社员发展家庭副业经验交流会。会上,我汇报了1982年发展养猪、养鸡、培育白木耳、天麻等收入7,000元的情况,以及帮助邻近社员致富的规划。
万万没想到,我从地区回到南漳的第二天,管理区党总支主要负责人就在上千人的大会上点名批判我,并撤销我劳动模范的称号。当时,我想不通。过去我们穷,就穷在单一经济上,现在解开了手脚,广开门路,发展多种经营,开始富裕起来,可是又挨批,为什么非逼我往穷路上走呢?我这2,000多元的农副业收入,哪一点不是我全家人辛勤劳动换来的?为什么党的富民政策这么好,可真富起来又不行?难道党的政策变了吗?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地区农业银行的负责同志和《湖北日报》的记者先后来到我家进行多方面调查,及时向地委和各级党报作了反映。随后,地委、县委、公社党委和地区农行负责同志又一次到三景管理区作了深入调查,南漳县委、襄阳地委先后向全县、全地区发了通报。报纸、电台相继发表了支持劳动致富的报道,增添了我劳动致富的力量。现在我的思想疙瘩解开了,周围群众的顾虑消除了。今年,我分包第一生产队,下定决心,除搞好集体生产外,还要帮助社员把家庭副业都搞起来,把自留山都绿化起来。去年我买了一些能生产贵重药材的树种苗,今年部分树苗可以出圃,我将无偿地支援周围的社员群众。(邵昌武 黄士钦代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