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用材烧柴自给的长远之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19
第2版()
专栏:短评

用材烧柴自给的长远之计
合浦县营造用材林和薪炭林的成绩,给人以启示:农村人口众多,用材、烧柴量大,但只要加强领导,合理规划,真正把广大农民发动起来,大力植树造林,日常用材、烧柴难的问题,就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逐步得到解决。
在一些农区,有的人存在一种片面的看法,以为发展林业是林区和山区的任务,自己没有用材向林区要,没有烧柴烧秸秆,或者要求国家供应煤炭。这些同志认为,靠农区植树造林提供用材和烧柴,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因此,这些地方的林业生产长期发展不起来,用材、烧柴越来越紧张。
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消极等待不行,只有象合浦县那样,发动群众植树造林。这样做,既可以解决少材、缺柴的燃眉之急,又是实现用材、烧柴自给的长远之计。合浦县北为浅丘陵区,南为滨海平原,土地不多,易旱易涝,并不具备造林的优越条件。这个县能在近二十年内,将全县森林覆盖率由7%提高到36.7%,使用材林和薪炭林占森林面积的89%以上,并且能够保持树木的生长量和蓄积量高于消耗量,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关领导机关、广大干部和农民真正把造林和护林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他们因地制宜落实各项具体措施,把林木的经营管理同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群众造林营林的积极性就高,也就保证了木材的蓄积量年年增长。
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都是农民生活中缺一不可的。近年来,随着政策的落实、责任制的推行,富裕地区农民的生活好上加好,贫困地区农民也消除了温饱之虑,建房缺材、烧饭少柴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学习合浦和其他平原地区植树造林的经验,从一县一社的范围内切实解决用材、烧柴问题,是改善群众生活的当务之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