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对路就大有前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19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对路就大有前途
加正
浙江省永康拖拉机厂在产品积压、一筹莫展的时候,派人到农村去调查,根据农民的要求,设计制造出一种“一头水牛的价格、两头半水牛的效率”的三马力拖拉机。这种产品一问世,买主纷至沓来,供不应求,全厂上下笑逐颜开。
永康拖拉机厂的做法,是从实际出发的。农村实行责任制以后,经营方式变了,劳动规模小了,这种新变化,要求农机部门制作产品时,要在规格、品种、质量和价格等方面作相应的调整。产品同农民的需要对路,就大有市场,大有前途。
可是,有些农机厂并不是这样看待农村变化和农民需要的,他们以为现在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仍然是以手工操作为主,需要的只是牛、马、犁、锄,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根本用不上,农机工业没出路了。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近几年,农村经济开始活了,农民手里有了钱,要买生活用品,更要添置生产资料。据安徽怀远县的调查统计,农民对后者的投资,超过前者的一倍多。农村资金的这一流向,说明了支农产品大有市场。再说,千百年来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民,早就盼望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哪能不愿意采用机械作业呢?关键是目前适应农村经济水平和生产水平的农业机械还不多;现有的一些农业机械,农民不是买不起,就是用不了;而且,过去那种没有选择余地的调拨方式也不灵了。怎么办呢?唯一的出路是按照农民的需要革新支农产品。只要物美价廉,效率高,适合农村生产力水平,就不愁没有出路。如果各地的农机工厂都能借鉴永康拖拉机厂的做法,下乡去问问农民,对症用药,以需定产,必能为农机工业开辟出一条新路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