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为了孤寡老人安度晚年——记姜格庄大队共产党员贺传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20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为了孤寡老人安度晚年
——记姜格庄大队共产党员贺传林
本报通讯员 徐永志 本报记者 江世杰
山东省牟平县姜格庄大队敬老院,是以办得早、办得好闻名于烟台地区的。参观前我们以为,在这里侍候老人的一定是几位中青年同志。一经访问才知道,敬老院唯一的工作人员,竟然是一位73岁的老人——贺传林同志。
1958年,这个3,000人口的大村决定开办敬老院。谁去照料进院的孤寡老人呢?党支部挑来选去,觉得贺传林脾气好、心眼细、会做饭,便选中了这位1949年入党,当时才49岁的中年汉子。贺传林接下任务后琢磨:只有摸透老人们的脾气和嗜好,随时随地都在他们身边,才能把他们照顾好。于是他说服妻子收拾铺盖搬到了敬老院去住。
从此,贺传林就里里外外忙乎起来。他既是院长,又是事务长;既是服务员,又是炊事员。到队上领粮领菜,到地里推柴,到井边挑水,上街买东西,以及做饭、洗衣、搞卫生,样样都得他自己动手。他特别留心观察每个老人的脾气和口味,千方百计地细心照料。贺先林老人胃有毛病,不能吃硬食。每次吃饺子、面条时,贺传林就给他的一份多煮几个滚;有时他不愿吃干的,就特意给他熬米粥喝。贺吉先老人自小不吃肉,凡做肉菜时,贺传林就单独给他做素的,或者想办法买鱼虾做给他吃。大队供的蔬菜花色品种不多,贺传林就和大队干部商量,要了几分地自己动手种菜。每年他还利用泔水养一头肥猪,用来给老人们改善生活。当老人们有了病痛的时候,贺传林更是体贴入微。70多岁的贺先仁,患半身不遂症,躺在炕上不能动弹。他躺累了只要喊一声,贺传林就上炕去帮他翻身;吃饭是贺传林用小勺一口口地喂;大小便也是贺传林给接给端;衣服被褥也是贺传林给拆给洗。敬老院的老人腿脚不大方便。每次大队放电影时,贺传林就把老人们扶到放映场地坐好,散场后再把他们扶回来。雨雪天晚上,有老人出去上厕所,他总是留心听着动静,直到老人回来了他才放心睡觉。有一天晚上,90多岁的贺二举出去了,贺传林等了一会儿不见回来,就披上衣服到厕所里找。厕所里没有,他又挨门查问。最后看到贺二举在东院和另一位老人闲聊,这才放下了心。
贺传林用自己火热的心和勤劳的手,把党和社会主义的温暖送给了每一位孤寡老人,而对自己的家却很少挂记,连自家的自留地在哪里都不知道。现在,贺传林已经73岁了,家里人都劝他搬回家去住。他却对我们说:“我摸透了这些老人的脾气,知道该怎么照顾他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