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点燃孩子们进步的火花——看了影片《绿色钱包》以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20
第5版()
专栏:影剧谈

点燃孩子们进步的火花
——看了影片《绿色钱包》以后
薛延德 蔡福生 张兰州
我们北京东城区工读学校的三名教师,看了电影《绿色钱包》后,感到很亲切,很受教育。它生动地反映了工读学校的生活,激励着我们为更多地挽救失足青少年,更好地办好工读学校而努力工作。
影片中老校长的形象是优秀的工读教师集体形象的缩影。凡是从事工读教育事业的工作人员,都把学生当成“受了病虫害的花朵”,认为通过对他们的精心护理,这些花朵仍然可以开得很鲜艳。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与信念,用“爱”的一团火,去温暖孩子的心灵,点燃他们思想上进步的火花。
影片中老校长教育家的风度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很值得我们学习。当老校长知道了自己被窃的绿色钱包正是他所教育的重点对象——韩小元偷去的时候,他坚持对韩小元采取引而不发的正面教育方法,从“爱”入手来打动韩小元的心,终于使小元弃暗图新,进步起来。
工读学校教师在关心学生生活上,内容也是很丰富的。除影片中反映的半夜叫学生起夜,护送学生回家等以外,为学生洗补衣衫,做被褥,理发,送病号饭,夜间盖被子……真是把他们当成自己孩子那样对待。影片细致地描写了我们所做的一部分工作,显示了党和人民对于我们的艰苦劳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影片也象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我们深知在生活上关心这些孩子只是教育工作的第一步,使这些得不到温暖的孩子,能在工读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得到温暖。当然要使这些孩子真正去掉坏习惯,成为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还需做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影片中韩小元偷吃生产队桃子后,老校长对他不是采取惩罚的办法,而是把坏事变成好事,借此来激发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这种培养孩子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的做法,是工读学校多年的实践所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绿色钱包》是描写工读学校生活的一部好影片,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教育会增添新内容。希望电影工作者们拍摄更多更好的、以教育为题材的故事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