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龟山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20
第5版()
专栏:

龟山游
庄雪华
你见过龟山吗?也许去过武汉的龟山。那是徒有虚名没有乌龟的小山。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沙而不拉克山区,有一座我国独一无二名副其实的龟山。山中有成千上万的旱龟,每当苹果花盛开季节,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社员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人到这里播种春麦、油菜的时候,在向阳的山坡上随处可以看到遨游着的乌龟。
我第一次上龟山是1960年春。一踏上拖拉机手宿营的农场养鸡场,一下把我惊住了:但见山坡上,沟边新栽的小树下,住房内外,到处是乌龟。大的如盘子,小的如鸡蛋,与鸡为伍,见人畜家禽并不害怕。我兴致勃勃地踏遍了沙而不拉克这方圆50平方公里的山梁,见到各种黑色、黄色的乌龟,真是名副其实的乌龟山。
以后,我多年没有上龟山了。
今春,怀着再游故地的心情,我又重游了龟山。
沿着牧草丰美、当年林则徐去伊犁的赛里木湖古牧道,翻过松木覆盖风景幽美的果子沟,来到龟山下霍城县重点产粮区芦草沟公社。在这里我意外地遇到在龟山上养鸡十六年的朱辉松同志,他虽退休下了龟山,一提起龟山,话儿滔滔不绝。
“龟山在1965年前还是乌龟的世界,每到春耕这个季节,乌龟满山游。但现在却不多了。”
我后来了解到,大量捕杀乌龟是1967年开始的。十年动乱期间,肉食稀少,不少人前往龟山捕龟。有的把龟宰后清蒸,有的红烧,有的夸龟肉赛鸡肉,有的赞龟肉能治病,成批成批的人上龟山,成麻袋成麻袋背下山,十五六年连续不断,乌龟急剧减少了。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策马上山、穿过一块块绿色如茵的冬麦条田,蜂闹蝶舞金黄的油菜地,绕过一个个鲜花盛开的苹果园,马儿开始爬山。
是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原来只长小草的荒山,现在成了居民点和农田。马行十几里见不到一只乌龟。我挥鞭策马,向第二道梁奔去。途中,偶尔在草丛中看到一两只乌龟,又很快在视线里消失了。
中午,我来到现在乌龟还比较多的回道梁。这里土质疏松,杂草丛生。它南靠红旗公社黑水沟,北临果子沟牧场,西连白杨沟。山上珍珠似的羊群安静地在吃草。一位哈萨克牧民策马奔来,我们互致问候。我指着满山撒欢的羊羔夸赞:双羔真多,今年羊羔又丰收!他笑得合不拢嘴,告诉我,他叫阿里木江,果子沟牧场一队牧工。他看我背着挎包,问我上山抓龟吗?阿里木江随手从草丛里一拨,一只斤把重的乌龟露了出来,我拿出照相机拍了照片。我告诉他,龟板是一种好药材,现在乌龟不多,应该保护。他点点头。
站在龟山上向南眺望,那是霍城县红旗公社地界。当年山包起伏、乱渠纵横、芨芨草密布的荒原,已规划成一方方整齐的条田。黄土裸露的村落已被绿荫覆盖。
美丽的伊犁草原多珍宝。那如丝如绒的细羊毛,那肉鲜力大的伊犁马,那肥美喷香的伊犁河“二道黑”鱼,那香飘万里的珍贵香料熏衣草和香醇的黄金粒莫合烟,名满新疆,誉满全国。
全国罕有的沙而不拉克乌龟,是该保护的时候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