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市场》报今日发表社论 渠道通市场才能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21
第2版()
专栏:

《市场》报今日发表社论
渠道通市场才能活
本报讯 今日出版的《市场》报发表了题为《渠道通市场才能活》的社论。社论说,蚌埠肉厂猪肉一度涨库,现在,又有两地的生猪调运不出去,吁请有关部门协助解决。怎么看这个问题?《安徽日报》上的一篇文章提供消息说,该省食品公司的行家认为,并非猪肉多得成了灾,全省的生猪存栏量并不富裕,群众吃肉水平也不高,一些地方出现猪肉多、卖猪难,主要是购销工作安排不当引起的。这种看法可能是切合实际的,说明商品流通渠道还不畅通,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幅员辽阔,此丰彼歉是经常发生的;在正常年景下,各地也有许多工业品和土特产品需要互相交换;城乡之间,工业品和农副产品更需要及时对流。因此,就象一个人需要全身血管畅通一样,商品流通渠道要在全国范围内畅通无阻。目前,渠道堵塞的情况却屡屡出现,不但全国畅通没有保证,局部地区也常常调剂不灵。城市积压的一些工业品,农村供销社却无货供应,是一个例子。这里肉多,那里肉缺,却不能及时互通有无,又是一个例子。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
渠道通,市场才能活,商品才能丰富。商品流转不畅,原因是渠道太少,而且肩负流通重任的批发部门环节过多,关卡过多。人们主张多渠道流通,也希望批发部门这条主渠道减少环节。流水七拐八弯,总不如直流来得欢畅,何况商品流通渠道上的某些环节,实际上已成为阻碍流通的闸门。在流通领域的环节设置上,有关部门是否应该考虑:怎样才能加速商品的流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