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新“杨门女将”——记“模范妻子”段兰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21
第4版()
专栏:

新“杨门女将”——记“模范妻子”段兰英
4月30日下午,在北京部队某团召开的表彰先进大会上,第三次立功的三炮连副连长杨小战,望着胸前的红花,心情十分激动。大会结束后,他回到临时来队家属招待所,一进门就把红花捧给了从老家河南省汝南县来队探亲的妻子段兰英,深情地说:“这朵花应该给你戴上。”的确,在杨小战的荣誉中包含着妻子的心血,段兰英戴上它当之无愧。
“俺作难再大,也不能给他增加思想负担”
1975年农历正月十九,段兰英过门来到杨小战家。婚后没几天她就把和三嫂一块生活的婆婆接到自己家。消息传出后,乡亲们都夸兰英是个明白人。有些姑娘、媳妇不理解,兰英说:“哥哥嫂嫂孩子多,负担重,小战放心不下,俺多尽一份孝,他在部队就少操一份心。”
段兰英干活回来很少休息,做饭尽量不让婆婆动手。婆婆胃口不好,隔三五天她就给婆婆调剂一下口味,逢集都给婆婆带回一些爱吃的东西。附近村庄只要演戏、放电影,兰英就拉着架子车把婆婆送去。兰英还把收音机放到婆婆的屋里,让她听戏,听新闻。有一次农忙时,兰英有几件脏衣服放在炕上,婆婆端起就到池塘去洗,不慎滑倒跌伤了腰。兰英从地里跑回家,推过自行车就去请大夫。那些天,兰英日夜守候在老人身旁。开始,婆婆要给小战拍电报,后来看到兰英对自己照顾得这样好,也就不再提了。一天,兰英打听到外地有种治腰疼的药,便骑上自行车去买,当天来回160里。
1980年10月22日,杨小战的二哥病情加重。二嫂带一堆孩子,婆婆急得团团转。兰英安慰婆婆:“妈,您放心,小战的哥哥也是我的亲哥,我带二哥去看病。”兰英把孩子托付给婆婆,陪着二哥赶到驻马店地区医院诊治。回来的路上,二哥昏倒了。她把二哥扶起来,借了辆架子车,拉着往家走。从驻马店到家里有80多里路,从下午三点直到第二天凌晨一点钟,才把二哥拉回家。她喊婆婆开了门,就精疲力尽地顺着门框瘫倒在地上了。天刚蒙蒙亮,二哥的病有变化,她又用架子车拉着二哥向汝南县医院奔去,来回又是60多里路。二哥去世了,婆婆很悲痛,叫兰英拍电报让小战回来。她决定暂时不把家里事情告诉丈夫。她对乡亲说:“俺作难再大,也不能给他增加思想负担。”婆婆一连几天躺在床上,兰英到婆婆床前相劝:“妈呀,小战在部队带百十号人,怎么说也比咱家的事重要,家里有我在,有政府照顾,有乡亲们帮助,啥困难也能解决。”兰英还请人来和婆婆聊天,婆婆的精神一天天好起来。
杨小战的二哥死后,二嫂出走,撇下5个孩子,大的十二岁,小的四岁。谁来照管呢?要是让小战知道了,他准会担忧。段兰英想:“再苦再累,俺也要把他们抚养好,决不能让小战为孩子牵肠挂肚。”于是,她把孩子全揽了过来。后来三哥和已出嫁的大姐各领走一个,从此,兰英挑起了包括自己的一个孩子在内抚养老少5口人的重担。白天,她把汗水洒在田间;夜晚,她为孩子们缝棉做单。兰英对孩子们不仅在生活上精心照料,而且也从思想上细心管教。看了电影《雷锋》,兰英启发孩子:“雷锋是个闲不住的人,出一趟车,做的好事能拉一大车,你们都要学习雷锋叔叔。”看着小战的立功喜报,兰英告诉二哥的孩子:“你们要当好孩子,让叔叔安心工作,多寄喜报回来。”侄子华伟算术成绩不好,兰英就帮他复习功课,使他的学习有了很大长进。今年春节,是几个孩子在兰英家过第一个春节。兰英给每个孩子做了一套新衣服,买了一些用品。除夕夜晚,兰英把大哥等请来,全家团聚。侄女玉梅笑着说:“人家都说俺抖起来了!”
“为了搞好部队建设,你尽力,俺尽心”
去年麦收大忙时节,杨小战回乡探亲,他和兰英天不亮就起床干活。这天中午,赤日炎炎,他俩拉了几趟麦子,已经浑身汗水淋淋。他对兰英说:“咱俩一块儿干,还累得够呛,你一个人怎么受得了呀!要不我早点转业回来,也可以帮帮你。”兰英着急地说:“那不中,苦累俺都顶得住,你怎么能光想小家忘国家呢!”接着她安慰丈夫说:“你在替人民站岗放哨,俺当军属也觉得光荣。你想回家,他想回家,祖国靠谁保卫?”
自从杨小战提起“转业”的事后,段兰英就多了一桩心事。小战回部队走了没几天,她就给丈夫写了封信:
“……说实在话,你的心情我领会到为我好。我也知道你如果回来,各方面对我都有好处,但俺不能这样做,解决我个人的负担和全家的实际困难,应该考虑,但不能过多考虑,过多了会影响你的身体和工作。我还是那句老话,有我在,你就不要挂念家。我在家能动腿我就不怕跑路,能出力我就不偷懒,一定把咱家来个大变样!
“……我再次请求你,要努力工作,多做贡献,做一个真正让党放心的党员,最低得做一个让妻子放心的丈夫。”
读着这情真意深的话语,小战对兰英又感激又敬佩。小战同兰英从小在一起,对她十分了解。旧社会,兰英家祖祖辈辈受穷,父亲曾被国民党兵抓去打得死去活来。段兰英从小就想当兵,拿起枪杆保卫祖国。1968年征兵时,十八岁的兰英连报几次名,愿望都没有实现,结婚后就把对军队的热爱倾注在支持丈夫的工作上,期望丈夫把自己那份保卫祖国的义务担当起来。小战收到兰英这封信后,工作更积极了。
去年农历八月初,部队领导了解到杨小战的三哥去世,批了十天假,让他回家料理一下。小战回到家,看到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地里庄稼长势很好,村里人见了他都夸兰英好。一天,他和兰英在芝麻地里摘豆角,说:“兰英,你为了这个家,吃了多少苦,我该怎么感激你?”兰英说:“谁要你感激,为了搞好部队建设,你尽力,俺尽心,都是一个目的。俺俩订个合同,搞个竞赛好不好?”两人边干活边议定了竞赛条件。兰英说:“我要搞好生产,多收入,多为国家做贡献,家里不用你寄钱。”小战提出:“我要把工作搞好,争取立功受奖,给你寄喜报。”两人越说越高兴。从这,兰英又给小战加了一把劲。
“种好责任田,小战在部队心里会更踏实”
去年的金秋10月,一条条长龙似的架子车队,装载着如雪似银的棉花,向棉花收购站开进。车队的行列里,段兰英拉着满满一车棉花,怀着丰收的喜悦,边走边同大伙说笑。一位社员问兰英:“喂,你这一车有多少斤?”兰英伸出两个指头,然后又伸出四个指头比划了一下。“二百四!”那位社员感到惊异:“按规定指标不是让你交一百斤皮棉吗?你超过一半还多呀!”“俺丰收啦,不交给国家留着干啥。”听着兰英的回答,人们情不自禁地对这位勤劳爱国的模范军属,投去钦佩的目光。
收购站的大院里,检验员认真检验了段兰英交来的棉花,满意地说:“棉花质量真好,全是一级的!”兰英把棉花送上一堆堆雪山似的棉花垛,然后从会计处领取现金四百四十八元。此刻,兰英的心情是多么不平静啊!人们从她那满面笑容的脸上,看到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胜利,看到了劳动致富的光荣。
兰英所在的辛庄大队南杨生产队,是1980年实行大包干责任制的。二哥去世后,兰英把他们家的责任田也接了过来,连同自家的共有12亩半。“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兰英能把地种好吗?”乡亲们担心,小战在部队也犯过愁。兰英却有自己的主意:“责任田是党的政策,军属要带头种好。种好责任田,家庭富裕,给国家贡献大,小战在部队心里就会更踏实。”兰英的一个好朋友说:“你爱人在部队当干部,让他寄钱回来,何必还自己劳动呢?”兰英说:“俺又不缺胳膊少腿的,要靠自己劳动的双手,把家庭生活改善好,咋能光靠丈夫养活……”
段兰英丰硕的劳动果实不是轻易得来的。
种棉花时节,汝南县遇到大旱,地干得挖一锹也不见点湿气。兰英带着侄女玉梅下地挑水播种。玉梅年龄小,只能在地里倒倒水,兰英从两丈深的井里提水,挑到半里多远的地里,从东方发白干到晚霞消失,手被绳子磨起泡,肩被扁担压红肿,棉田终于按时下了种。不几天,落了场暴雨,地皮结了一层硬盖,嫩弱的棉苗很难拱出来。兰英又带着侄女,小心翼翼地把地皮揭开,一点一点搓碎,再覆盖在棉芽上。她和孩子都成了土人,可棉田象铺了一层绒毯,一行行棉苗齐齐整整地挺起了粗壮的身躯。盛夏的一天,细雨蒙蒙,在南杨村头空阔的田野上,兰英身披雨衣,在田里拔草。雨住天晴,社员们纷纷下地时,发现兰英的一块棉花地里,草已被拔得干干净净。人们关心地说:“你平时忙了地里忙家里,雨天也不歇一歇。”兰英微微一笑说:“天晴还有别的活。”大家看着地里齐刷刷绿油油的棉花棵,连连赞叹说:“兰英真是杨门女将啊!”
好学上进的兰英不光苦干,而且在科学种田上用了不少心计。地头路边,她遇见了庄稼把式,就要问问种庄稼的知识。一次她到大队开会,看到了一本植棉手册,便如获至宝,把里面重要的地方都抄了下来。南杨村棉田蚜虫为害严重,兰英按着书上讲的注意观察,一发现了蚜虫,就立即喷药,很快把蚜虫压了下去。正当棉花坐桃时,阴雨连绵,有些地里的棉桃开始腐烂。兰英及时打掉老叶,使棉花通风透光,防止了烂桃,减少了损失。
每当兰英作难的时候,四面八方向兰英伸出关心帮助的手。麦收以后,需要很快把地耕了种秋庄稼,大队派拖拉机先把兰英家的地耕好;种庄稼需要化肥,经生产队介绍,县化肥厂优先满足供应。分责任田时,小战的大哥把离村近的地让给兰英种,自己种远地。耙地、耩地等重活,不等兰英开口,大哥就带着孩子替她干了。有些社员看到她忙不过来时,也主动前来帮助,去年晒麦的一天,忽然乌云翻滚,眼看要下雨。这时许多人都涌向兰英的场里,扫的扫,装的装,不等落雨点,麦子就全部收拾好了。
汗水浇灌粮仓满。去年,她家收了2,700斤小麦,200斤玉米,250斤棉花,还有大豆和芝麻。按照规定,产棉区没有上交粮食和油料的任务,可她还卖给国家大豆、芝麻和菜籽640斤,连同卖给国家的棉花,共计收入现金807元。二哥活着时借国家贷款六十多元,兰英想到的是不让国家吃亏,主动替二哥还清了贷款。她还拿出100元寄给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这百元汇款,既是让丈夫分享丰收的喜悦,又是向他报告:家里生活挺富裕,你就安心在部队工作吧!
段兰英今年3月被汝南县评为“好媳妇”,被驻马店地区评为“三八红旗手”,家被公社评为“五好家庭”。
杨小战以连为家,出色完成了分管的各项工作。他抓的骡马管理工作去年名列全团第一;他负责组织连队基础训练,在今年第一季度考核中,夺得了全团炮兵分队的第一名;他负责训练的先行班,还在军里召开的训练现场会上作了表演。今年初,他被团评为“好干部标兵”,4月份又荣立了三等功。
顺春华 房米 张升伦 李谦
(原载6月18日《解放军报》)(附图片)
段兰英赶集回来,给婆婆买了罐头,给侄儿带来了水果糖。
王新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