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要提倡共产主义道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21
第5版()
专栏:

要提倡共产主义道德
胡 鉴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应该提倡并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不是突然从空地上冒出来的,它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道德,摒弃与私有、剥削、强权、压迫、宗法、等级之类相联系的所谓道德。共产主义道德更有其创新的内容,举其大者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计报酬、为社会造福的劳动态度,与国际主义相一致的爱国主义情操。共产党员要以身作则,按共产主义道德的修养要求自己,要做提倡和培养共产主义道德的工作。
在我们的国家里,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培养共产主义道德,行不行呢?
有人说行,有人说不行。我们认为:行!
人类要在社会里生存,就必须协调彼此之间的行为,协调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一个人的行为是好是坏,是善是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评价。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利益,评价行为的标准也不一样。但不管怎样,社会总要向人们提出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或规范。道德就是这类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有其不同的道德类型。原始社会的道德是在原始公有制基础上的道德。在原始公社解体后的三个历史形态的道德都是私有制基础上的道德。至于我们现在所要讲的共产主义道德,则是新的公有制基础上的道德。它是比以往所有社会的道德都要高尚得多的道德,它是人类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那么,在当前,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社会里,可以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么?回答是肯定的。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它同作为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有着重大的区别,但是它们有着本质的相同之点——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一词的原意就是:生产资料归公共所有,所有的人都共同劳动。所以,社会主义社会毕竟是属于共产主义的范畴。在属于共产主义范畴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有什么不行呢?我们只要不忘记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了,只要不把共产主义道德同社会主义的政策相混淆就是了。
共产主义道德既然是人类最高尚的道德,则其风貌自然是崭新的,当是毫无疑问的了。然而这样崭新的道德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是与以往各个历史阶段的道德毫无瓜葛,突然从空地上冒出来的呢?还是对历史上的道德遗产有所继承,有所吸收,并进而有所创造地形成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同对待文化、艺术、科学一样,历来有两种看法。有一种很“革命”的看法认为:“无产阶级的精神发展首先应建筑在同过去一切作精神决裂的基础上”,声称“我们不需要继承的联系”,企图全盘否定人类几千年文化发展史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种谬论,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就曾以“无产阶级文化派”自命而在苏联盛极一时。到了六十、七十年代,又被“四人帮”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到了顶峰的地步。“四人帮”竭力煽动极左思潮,借口道德的阶级性,把历史上留存下来的优秀道德概予横扫。甚至连新中国建立后形成起来的道德风尚也被列入“封资修”一类,彻底砸烂。一直弄到倘有谁学习《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都被认为是“越养越修”的了。其实,这种谬论完全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东西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列宁早就严厉地批判过了。列宁说:“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认为是这样,那完全是胡说。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列宁选集》第4卷第348页)文化如此,道德也是如此。作为人类道德发展最高阶段的共产主义道德,也并不是由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道德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它是伴随着无产阶级的产生而萌芽,而发展,并且是有着历史的继承性的。历史是斩不断的,对于人类几千年社会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品德上的优秀遗产,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接受呢?道德上的虚无主义只能造成道德沦丧而决不会促使道德进步,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我们不是直到今天还有切肤之感吗?
那么,共产主义道德要从历史的道德遗产中继承些什么呢?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曾经说过:共产主义的道德不是建筑在保护个人和少数剥削者的利益的基础上,而是建筑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的基础上,建筑在最后解放全人类、建设幸福美好的共产主义世界的利益的基础上的,共产主义道德是为着保障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战斗利益的。共产主义道德的这种本质决定了我们对道德遗产的取舍。我们公开地宣称:凡是与私有、剥削相联系的所谓道德,我们摒弃!凡是与强权、压迫相联系的所谓道德,我们摒弃!凡是与宗法、等级相联系的所谓道德,我们摒弃!除此以外,无论古今中外,凡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所积累的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发展的道德,我们都要继承!《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引述了许多古代的嘉言懿行作为共产党员应该效法的榜样,是完全正确的。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道德继承,与过去阶级社会中历朝历代之间的道德继承是有重大区别的。除了要有一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改造制作功夫之外,根本的不同之点是:过去的社会是私有制社会,过去历史上那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只为一部分人具有。而我们现在则要使那种过去只为一部分人所具有的美德,形成为广大人民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在整个社会里蔚成风气。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所要求的。要达到这种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这就是我们所主张的提倡共产主义道德的过程,培养共产主义道德的过程。
共产主义道德汲取历史上一切道德的积极因素。人类创造的一切优良道德都应当成为共产主义道德的组成部分。但是,共产主义道德决不仅仅是遗产的继承,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有新的创造。如前所述,共产主义道德建筑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体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决定了共产主义道德必然具有过去一切道德所从来不曾具备的原则和规范。这种原则和规范,在当前的社会主义阶段,也是初具规模,可以把握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首先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一项新创的内容。
在过去的历史上,有些人可能为了君国之事,父子之义,手足之情,知己之交,师友之谊,以及为了邻里乡曲,为了父老子弟,做出不少舍己为人的好事来,甚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身家性命在所不顾。这种道德品质是高尚的。但是,在过去的历史上,无论是怎样高尚的人,无论是他们所做出来的怎样可敬可佩、可歌可泣的行为,都不可能是出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在私有制的社会中,人们是被分割成阶级、阶层和集团的。这种客观的历史状况决定着人们必然有那样的局限。那样的局限只有在无产阶级出现之后才能被打破。无产阶级所处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决定它不能依靠个人来解放自己,必须依靠整个阶级的团结才能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就是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客观必然性所在。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则正是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精髓!哪里还有比广大人民、整个人类再大的集体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个人的利益,不是为集团的利益,也不是为狭隘的阶级利益服务,而是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了整个人类的利益服务。而且,不是三心二意,不是半心半意,而是全心全意地服务。请看,这样的胸襟是何等广阔,何等宏大,哪里还有什么私利要图?哪里还有什么畏惧可言?无私无畏,专门利人,岂不是人类最高尚的道德么?岂不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道德么?这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不计报酬、为社会造福的劳动态度,也是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但是,在旧社会,劳动只能是劳动人民谋生的手段和沉重的负担。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才会成为象列宁所阐述的那样,“是一种为社会造福的无报酬的劳动,这种劳动不是为了履行一定的义务、不是为了享有取得某种产品的权利、不是按照事先规定的法定定额进行的劳动,而是自愿的劳动,是无定额的劳动,是不指望报酬、没有报酬条件的劳动,是根据为公共利益劳动的习惯、根据必须为公共利益劳动的自觉要求(这已成为习惯)来进行的劳动,这种劳动是健康的身体的自然需要”。(《从破坏历来的旧制度到创造新制度》《列宁全集》第30卷第475页)这种劳动态度,这种道德,在过去的历史上又何尝出现过呢?
当然,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不是生活的第一需要。不过,尽管如此,处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却具有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劳动态度的先进人物还是有的。提倡并培养这种劳动态度、这种道德也是完全应该的。不能认为必须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实现的时候,才可以提倡这种不计报酬、忘我劳动的精神。事实告诉我们,许多先进人物一直是以这种高尚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进行工作的。现在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我们提倡这种精神的时候,必须把作为思想体系的共产主义和作为社会制度的共产主义严格区别开来。我们提倡不计报酬、为社会造福的劳动态度,是把它作为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而提倡,作为共产主义道德的范畴而提倡。至于作为社会制度的共产主义,则还远远没有到来,正待大家努力。因此,我们不可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必须严格贯彻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同不计报酬的共产主义道德相混淆了。“按劳分配”是生产力还不发达、物质资料还不丰富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须贯彻的分配原则,不是共产主义道德。把共产主义道德当作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必然造成理论上的混乱,导致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
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的爱国主义,也是当前应该大力提倡的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阶段,当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便向共产主义前进的时候,周围却存在着帝国主义。如果我们缺乏强烈的爱国热忱,没有高度的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就难免要有遭受侵袭、颠覆和腐蚀的危险。社会主义建设若搞不成,则共产主义社会就更是遥遥无期了。因此,当前讲共产主义道德,就应该讲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这种千百年中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从来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巨大的道义力量。为了爱国,枕戈待旦者有之,毁家纾难者有之,以身试法者有之,马革裹尸者有之,真是前仆后继,史不绝书。不过,不可否认,在中国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领导力量以前,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个时期出现的爱国热潮,都不可能是同国际主义相联系的。更何况那时的国家政权莫不掌握在剥削阶级手里,国家和人民实际上是分裂着的。以至多少志士仁人,往往是空有一腔热血,却落得个报国无门,爱国有罪!岳飞,于谦,袁崇焕,……一直到谭嗣同,秋瑾,邹容……就都是这样的悲剧人物。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登上政治舞台,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情况才迥然不同了。我们国家的政权是属于人民的,我们国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人民热爱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的祖国。而且,这种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与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也是一致的。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要求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相互支持,相互鼓舞,休戚与共。一个共产主义者在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在一起的同时,还要支持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解放、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并且要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这种与国际主义相一致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平等地位,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共同的革命利益。这样的精神,当然根本不同于任何保守倒退的国粹主义和任何狭隘自私的民族主义,而且也是比旧时代、旧社会的爱国主义高出千百倍的道德情操。
共产主义道德的创造性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远远不止以上三端。我们在这里不过是举其荦荦大者罢了。这种创造性的内容与历史上的优良道德互相结合,浑然一体,成为人类道德史上最高尚、最先进的共产主义道德。它决不是现代一般公民起码应该遵行的诸如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卫生等等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毕竟尚未到来,共产主义道德的具体的原则和规范也正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而发展。因而对于届时人们的道德风貌究竟是什么样子,如今尚难预言。但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形成,是一个提倡和培养的过程,是一个从少数人所具有发展到多数人所具有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清除旧的道德垃圾的过程。因此,可以预料的是,当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人类社会上实现的时候,旧的道德糟粕必然荡然无存,新的道德精华必然人皆有之。那个时候的人们,早已不复是现在所见所闻的一般人了。
人人皆有共产主义道德,那自然是将来的事。因为道德不同于法律、纪律和守则。一种道德的形成,不是靠行政命令或任何带有强制性的手段所能奏效的。只有靠提倡、培养,特别是靠以身作则这样的榜样力量,使人们从内心对之产生信念,并进而作为行为的准绳。但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却应该在他立志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时候开始,就用共产主义道德信念和道德修养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尽量地合乎那样高尚、那样先进的规范;并且有义务也有权利去颂扬那些符合共产主义道德的行为和操守。这就是做提倡和培养共产主义道德的工作。这样才算得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