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加强基本建设经济理论的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21
第5版()
专栏:

加强基本建设经济理论的研究
林森木
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基本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也有过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发生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基本建设经济学,来指导我们的建设工作,以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对基本建设经济理论问题过去有过一些研究,但比较零散,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上(还有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没有把基本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进行研究。基本建设是一个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是形成新的整体性固定资产(如一个车间、一座矿井、一条铁路干线、一栋办公楼、一座医院等)的经济活动。从性质上说,基本建设是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但其中也有一部分从社会的观点看属于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如恢复工程,补偿原来生产能力递减的新建矿井、油井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即使在城市建设、区域布局上有一点规划和安排,局限性也很大。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是有机的整体,客观上必然要求人们自觉地组织管理,按比例地进行。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对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技术水平、资源利用、生产力布局、国土治理都有重大的作用,并且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因此,必须统筹安排,加强宏观的计划与指导,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建国以来,我们在基本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正反经验,应当认真总结,把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对基本建设经济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其中有些重要问题,是当前特别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的。
首先是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是整个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年搞了一些改革试点,但都是局部的、微观的,宏观的体制改革还没有进行。而宏观问题不解决,微观的改革就不能不受到限制。如基本建设投资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现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使它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整个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究竟怎么改革,既是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
其次,基本建设的发展战略,建设的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应该采取的战略部署(包括建设规模、投资结构、建设布局、技术结构等)。过去一个时期里存在一种为建设而建设的倾向,基本建设规模过大,投资使用方向和工业布局不合理,要纠正这些发展战略上的失误,制定和贯彻正确的发展战略,就不仅是规定一定时期(五年、十年、二十年)内对基本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方针、政策、措施的问题,而且涉及基本建设经济理论的一系列原理、原则。比如,量力而行是确定基本建设规模的指导原则,但如何正确认识和贯彻这个原则?有的同志认为必须“尽力而为”,而根据我国基本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搞好综合平衡的要求,确定建设规模“必须量力而行,留有余地”,而不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又如,在过去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一直是指导我国基本建设投资使用方向的重要原则,而近几年,我国消费品工业却比重工业发展更快些。那么,优先发展轻工业是不是权宜之计?今后在实现四化的过程中,两大部类生产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怎样安排才比较合理?相应地,基本建设投资在各部门间如何分配才合乎这种要求?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此外,还有均衡布局原则以及厂址选择、厂区布局的原理原则等等。
第三,关于投资效果的理论与实践。基本建设战线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叫做“长、散、乱”,即战线太长,人力物力财力使用分散,管理混乱。“长、散、乱”必然导致投资效果差。今后我们要走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们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核心问题是要提高经济效益,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果。因此,研究投资效果的理论是当务之急。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固然取决于投资多少,也取决于怎样有效地利用这些投资。在投资总额一定的条件下,资金周转得越快,效果就越大,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建设周期长和投资回收期长是建设领域中浪费的集中表现。千方百计加速投资的周转,缩短建设时间和投资回收期,对于提高投资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要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阐明基本建设投资的宏观效果与微观效果的关系,长远效果与当前效果的关系,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的关系,才能合理地利用投资。
第四,基本建设管理问题。一是项目管理,主要是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二是企业管理,包括施工企业、设计单位的管理。搞好项目管理的首要问题是决策科学化。“一五”时期我们搞的技术经济论证,许多是在项目确定以后进行的。在以后的一个时期里,不少项目违背基本建设程序,盲目决策,仓促上马,造成损失浪费。因此,先要解决应不应建,然后才是怎么建的问题。国外把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我们也要建立科学的项目决策学,包括市场调查和预测、技术经济预测、择优分配原理的应用、决策论、时间价值观、项目评价方法等。项目管理还有一个设计经济问题。项目确定后,设计是关键。决策、设计、施工是基本建设三个主要阶段。过去存在一种倾向,重施工、轻设计;在设计中,重技术、轻经济。所以,要从理论上说明设计的地位和作用,确立设计经济原理。施工企业的特点之一是流动性大,施工组织经常变化,一般说企业管理比较落后,问题比较多,需要有不同于工业企业的施工企业管理学。设计单位试行企业化也有一些理论问题需要解决。
总之,我们应该加强对基本建设经济理论的研究。基本建设经济是一门新兴学科,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还不明确和不一致,甚至连基本建设这个词应该采用与否也有分歧。这是理论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无论如何,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经济活动有着特殊的规律性,需要我们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特别注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