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马岛争夺战对泛美关系的影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21
第6版()
专栏:

马岛争夺战对泛美关系的影响
郭伟成
6月14日,英国和阿根廷军队在马岛达成停火协议,持续两个多月的马岛冲突已告一段落。现在,北约、美国以及其它国家的军事专家或计划人员正全面研究、估价这场现代化战争的经验,而政治家和学者们也在研究这场冲突对国际政治和外交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对泛美关系的影响。
马岛停火的当天,美国副总统布什就表示,目前,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挽回”由于在马岛问题上支持英国而给泛美关系带来的损失。然而,美国能否真正挽回“损失”呢?如果说,在马岛战斗中,阿根廷是军事上的失败者的话,那么,美国则是政治上的失败者。它失去的是在拉美国家中的政治影响,加深了它同拉美国家的裂痕。
马岛争端伊始,美国表面上保持中立,穿梭调停。但是,据英国报纸披露,当美国的正式立场还是“不偏不倚”的时候,美国就悄悄地向英国提供着重要的后勤和情报方面的援助。这就难怪美国在“两个盟友”的调停中,只能提出一些偏袒英国的方案了。后来,英国在美国的正式支持和军事援助下,将其在马岛的军事行动一再升级,并最终导致了6月14日这一伤害阿根廷人民民族感情的结局。《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说,“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墨西哥城,人们激动地谈论着美国佬在福克兰群岛危机中的‘背叛’,这给美国今后与拉丁美洲的国家关系带来了严重的问题。”而这种局面同里根上台伊始所宣称的“决心不忽视这个半球”的话,真是相去十万八千里。如果说,里根的前任仅仅是“忽视”拉美国家的话,那么,里根在马岛危机中就走得更远了。
在马岛冲突中,美国面临着两种选择。一家美国报纸指出,这是在“两个不同的半球和两个不同的联盟之间决定孰先孰后的一种带根本性的选择”。一边是同拉丁美洲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盟,一边是同英国及北约国家间的联盟,美国毫不犹疑地选择了后者。这一选择涉及美国同老盟国英国之间的历史悠久的关系,涉及大西洋联盟间的相互关系。在这儿,起作用的是美国的战略利益。
从目前情况来说,这一选择给美国带来的后果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给美洲国家组织、也就是传统的泛美体系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创伤。巴西《圣保罗报》说,“美洲国家组织被其强大的‘保护人’美国抛弃了。美国只是在偶然把美洲国家组织用于自己的计划、利益和偏见时才赋予它合法性。”一些拉美国家领导人指出,美国的作法使得标榜“美洲人的美洲”的门罗主义、泛美主义、泛美互助条约统统被塞进了历史档案。拉美议会秘书长安德烈斯·汤森也说,泛美体系已经“整个崩溃”。
其次,加深了美国同拉美国家间的矛盾和不信任感。一家拉美报纸说,拉美国家终于看到“在关键时刻,美国会站在西方盟国一边反对拉丁美洲”。《华盛顿邮报》说,“里根政府在寻找盟友时越来越陷于孤立”。面临日益动荡的中美和加勒比局势,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拉美国家的支持,而这一支持却毫无疑问地由于马岛危机而受到致命的损害。连黑格国务卿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对英国的支持“损害了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利益”。
第三,也是美国一向最为担心的,由于马岛危机造成美国以及西方国家同拉美国家的裂缝,给苏联向西半球的渗透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和机会。《纽约时报》说,“由于苏联多年来一直寻找在南美洲扩大影响的机会”,毫无疑问它将被看成一个可以提供军事援助和出口市场的选择对象。《洛杉矶时报》说,“使美国政府更加担心的是这样一种可能性:今后如果爆发战争,可能为苏联进一步对西半球进行渗透打开道路。”
但是,拉丁美洲各国从马岛事件中看到美国对泛美关系背信弃义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只有第三世界国家才是第三世界国家事业的真正支持者和同情者。巴拿马总统罗约说,这使得“拉美人必须重新提出需要空前地团结起来。”委内瑞拉《宇宙报》说,“在委内瑞拉、秘鲁、巴拿马和其它国家,拉丁美洲必须自己依靠自己的力量的想法日益得势”,“这已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