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齐齐哈尔市郊养鱼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22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齐齐哈尔市郊养鱼的几个问题
齐齐哈尔市科委调研室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郊区水面资源丰富,有一江五河流过,沿江河两岸自然形成88个湖泊泡沼,共有自然水面15万多亩,发展渔业生产的潜力很大。全市有65个湖泡尚未开发利用,实际利用的水面仅占湖泡总面积的49%;在已利用的湖泡中97%的水面是放牧式的养法。长期以来,淡水养鱼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限制多,扶持少,政策不落实,因此,渔业生产发展缓慢。要迅速改变这种状况应当尽快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对人工养鱼的认识问题。我市天然水域辽阔,历史上靠天养鱼靠天吃鱼,对人工养鱼很不习惯。但是,靠捕捞自然鱼供应市场,路子越走越窄,资源越来越少。为加速我市渔业生产的发展,必须解决领导对人工养鱼的认识问题,按照“宜渔则渔”的原则,积极开发、改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湖泡坑塘,大力发展人工养殖,因地制宜地建立以国营为骨干,集体为基础,户养为补充的渔业生产结构,形成一批以人工养殖为主,布局合理的城郊商品鱼生产基地。
搞好国营渔场的整顿与建设。我市五个国营渔场有自然水面39,000多亩,占湖泡总面积的52%,在全市渔业生产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国营渔场既出商品鱼,又出鱼种、出技术、出经验,担负着对全市各养鱼单位的指导任务,是城郊商品鱼基地的骨干。但1980年总产仅为33.2万斤,平均亩产8.4斤,克钦湖、龙潭单产仅为4斤左右。由于总产不稳,单产低,经济效益差,五个国营渔场三亏一平一盈,亏损额近57万元。主要问题是经营管理不善,长期吃“大锅饭”。因此,国营渔场要通过整顿,加强经营管理,尽快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
实现苗种自给,扩大饲料来源。我市鱼苗、鱼种长期供应不足,去年购进300万尾,苗种费21万元。购进苗种成本高,规格小,成活率低,品种还往往不对路,因此,数量质量都没有保证。
为了争取在二三年内实现苗种全部自给,应当尽快形成全市苗种生产供应体系:一是国营渔场除满足自己需要外,还应向集体和个体养鱼提供部分苗种;二是集体渔场可通过多种途径,如池塘直接育苗种,池塘套网箱养苗种,稻田培育苗种,利用湖汊、河沟培育苗种等自行解决苗种;三是利用电厂余热,在二电厂附近兴建一个规模300亩年产500万尾的苗种场,将来发展为苗种繁育中心。上述体系如能实现,我市自给苗种问题即可解决。
一般地说,1斤鱼需要3斤料,没有足够数量的饲料做保障,我市养鱼生产也是难以发展起来的。除按有关规定,由水产部门和粮食部门根据养鱼的实际需要安排养鱼饲料,采取以鱼换料的办法向养鱼单位回供一定数量的饲料外,必须通过种、养、配等多种途径来解决饲料问题。国营渔场应自种一部分饲料地,没有土地的渔场可考虑由国家划给一定的土地,或者同邻近社队签订合同有偿借用一部分土地;社队集体和个体养鱼,可考虑由生产队安排一定数量的饲料地,或者提留饲料粮。大、中水面要发展多种经营,通过饲养一定数量的畜禽、养植菱角、绿萍、单胞藻、小球藻等浮游生物,狠抓自然水面增肥,鱼类资源增殖,发展天然饵料,积极研究代用饲料、混合饲料,并进行科学加工生产既适合鱼类快速生长,又能提高饲料利用率的配合饲料。
加强养鱼生产的科技工作,提高科学养鱼水平。就我市养鱼的现状来看,应当迅速普及推广科学技术,着重解决种、病、捕等技术问题。建设原种场或良种场,一方面要积极引进、移殖和驯化外地良种,大力开展杂交培育适合我市自然条件生长快的鱼种;另方面要推广提纯复壮技术,用更新亲鱼、异地交换亲鱼、避免近亲配种等办法,加强系统选育,培育纯种。随着人工养鱼的发展,养鱼的面广了,放养密度大了,鱼病问题也就突出了。因此,在水产部门应建立全市养鱼防疫站,研究推广“以防为主”的办法。
我市绝大多数渔场仍然是沿用原始的捕捞方式、落后的捕捞工具进行捕捞,把这种对江河自然鱼的捕捞方法运用到养殖水面上来是极为有害的。因此,必须尽快改革捕捞方法,采用先进的捕捞工具,普及推广适用的捕捞技术。
为了加强养鱼生产的科技工作,各渔场都应建立科研小组,有条件的单位应继续聘请南方养鱼技工,普及养鱼知识,举办各种形式的训练班,抓好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尽快培养出一批真正懂得科学养鱼的骨干力量,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养鱼试验活动和技术协作,提高科学养鱼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