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领导重视 各方支持 绵竹县学校教育发生可喜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22
第3版()
专栏:

领导重视 各方支持
绵竹县学校教育发生可喜变化
本报讯 记者师文宴报道:最近两年多来,四川省绵竹县采取切实措施支持和扶助教育事业,使农村教育状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80年以来,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在校生的巩固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1980年以前,绵竹县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在绵阳地区18个县中一直比较低,群众意见很大。三中全会以后,县委第一次召开了常委集体参加的教师座谈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当场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地位、整顿民办教师队伍等问题,作出了决定,并且很快付诸实施。
一、整顿民办教师队伍。民办教师在绵竹县的中小学教师中占了五分之二以上,其中有些人不能胜任教学工作。1979年冬,县上对民办教师队伍进行了整顿。他们一方面对原有民办教师进行考核,另一方面不拘一格张榜选才。包括原有民办教师在内,凡愿应选者,都可报名应试,并根据成绩择优录用。由于县委态度坚决,这次整顿相当成功,调整面达到民办教师总数的18%。教师队伍整齐了,群众送子女读书的也随之增加。
二、根据四川省的规定,县里的机动财力应该拨出一定比例用于修建学校。但是这笔钱以往在绵竹县没有兑现过。从1980年起,绵竹县每年不仅按规定的比例拨足12万元给教育系统,而且还另外拨出4万元为教师发奖金。
三、近年来,在小学建设上实行大队每盖一间教室,县文教局补助600至800元,每添置一套课桌凳,补助6至8元的办法。通过这样分期分批地建设,目前这个县的农村小学不仅基本实现了
“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桌凳(木制)”,而且在不少群众还住着茅草房、一些大队也还是在草房里办公的情况下,所有学校却全是大瓦房。各大队在新建或改建学校时,都为教师安排了宿舍和厨房,并且选派炊事员,使公办和民办教师都能在校食宿,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三年来,为修建农村小学,全县各社队共投资270多万元,相当于国家补助的2.5倍。
四、近四年来,绵竹县委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教师座谈会,虚心听取教师的建议和要求。对于在普及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县里也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三年来,全县共发展教师党员139名,相当于历年发展总数的1.8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