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科技”摸索了一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10-04
第5版()
专栏:

  “科技”摸索了一年
我们办“科技”,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办一个给工人看的科学技术刊物。但是工人究竟需要一些什么科学技术知识,这杂志应该怎样办,当时是非常模糊的。经过半年筹备,邀请了许多科学家、工程专家来座谈,也没有得到结论,只好出出来再说,于是在去年十月一日创刊了。
经验在我们是完全没有的,怎么办呢?我们所能想到的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拜读者做老师,把我们出版的刊物,送到读者面前去请教。于是,一开始我们就重视与读者联系,为读者服务的工作。联系的方法是向许多先进杂志学来的,例如发意见表,开座谈会,替读者解答问题,退稿提意见,组织通讯员……等等,这些工作认真地做起来,果然受到很多读者的欢迎,发展到后来简直是读者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我们为读者服务了;读者替我们写稿(我们刊物上登的稿子百分之九十是从读者来稿中选出来的);替我们校订刊物上的错误或错字;读者提出的问题,我们也请内行的读者来答复;还有些读者帮我们看稿、改稿。
因为我们是以工人为主要读者对象,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工人读者的意见,经常到工厂里举行读者座谈会。在这些会里我们碰了不少钉子,也学了不少的乖,逐渐懂得了工人要的是什么,不要的什么。如果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能够联系生产实际、能帮他们解决问题的知识,他们要;不切合实际,距离他们实际工作太远的,他们不要。因此,为一般知识分子所爱看的科学小品文,他们嫌空洞;苏联科学杂志上翻译过来的一些新闻性文章,他们嫌介绍得太简单,不能仿造;文艺化的科学故事,他们嫌噜苏;而一般写通俗科学文章所避免的符号、算式、数字等,只要他们看得懂,他们非常欢迎,因为他们认为学会了对他们有好处。这些都是我们所想像不到的意见。
我们既拜读者为老师,刊物内容当然要根据读者的意见来逐步改进。但是我们经过几次有计划地搜集意见之后,遇到一个致命的困难,这困难可以用十个字来形容,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左右为难。”
为什么高不成低不就呢?因为我们虽然定了为工人服务的方针,但实际只是以技术工人为主要对象,而不是唯一的对象。刊物上每期登出的文章,真能适合工人看的不过两三篇。因此技术人员嫌浅,工人嫌深,有些工人严重地向我们提出,要我们“一边倒”,这是一个难题。另一方面,从事机械工作的读者嫌机械方面文章太少,电机的嫌电机少,化工的嫌化工少……这类意见,占了全部意见的绝大多数。造成这些困难的,就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把读者对象规定明确。
在这许多读者围攻之下,我们被迫不得不服从多数意见,把刊物内容的范围逐渐缩小。最初是科学与技术,渐渐变为只有技术,但还包含农业与工业两方面的技术;再进一步又去掉农业,只剩下工业,但还包含各种工业;最近是确定在基本工业(即重工业)的范围之内了。并且决定从第二年起,把“科技”的对象确定为初级技术人员,而替工人另外办一些刊物;马上要出版的是《机械工人》,筹备中的有“电气工人”“矿冶工人”等。我们的发展经过,说明了专业化是必然的道路,而不只是一种主观的上好的愿望。
“科技”发行数最高曾达到三万份,最近几期逐渐下降,目前是二万五千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把读者的范围逐渐缩小了。如果以目前所确定的对象来说,实际上读者的数目反而是增加了。这点可以从读者来信和来稿数量的增加得到证明。在我们发行三万份的时候,每周收到来信不过七八十封,现在每周收到来信总在二百封左右,稿件总在一百件左右。
“科技”一年来一直是在摸索之中,我们在工作上没有什么经验可说,联系读者,走读者群众路线,这一套都是向老大哥和老前辈们学来的,而且还没学得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