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兄弟邻居 ——南亚纪行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22
第6版()
专栏:

兄弟邻居——南亚纪行之三
本报记者 蒋元椿
在印度,陪同我们访问的,除了印度外交部的狄谷先生外,还有加尔各答的新闻工作者纳瓦尔先生。我们在新德里同他一起步出机场的时候,他说了一句双关语:“我的名字很好记,只要记住我们是邻居!”英语的“邻居”,读音近似“纳瓦尔”。
访问结束的时候,纳瓦尔有了新的见解,他说,“我们不仅是邻居,而且是兄弟!”
既是邻居,又是兄弟,用来说明中国同印度和其他南亚国家的关系,最好没有了。几千年来,巍峨的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没有能阻断我们之间的来往。中国东晋的法显、唐代的玄奘,印度的佛驮跋陀罗、菩提达摩,和两国其他许多人士,历尽艰辛,为中国和南亚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好来往作出了贡献。由于他们的努力,至今两种独特的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仍然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以西的塔克西拉,曾经是个佛教中心,据说玄奘到过,那里博物馆里收藏着从遗址搜集来的佛教艺术的珍品。其中塑造精美的释迦牟尼头像,也同中国佛教寺院里的如来佛塑像一样,有一个同前额齐平的希腊式鼻子。据说在塔克西拉制作这些塑像的是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留下的希腊工匠,他们按自己的面貌给释迦牟尼安上了希腊人的鼻子,以后这个形象就传到了中国。古代印度佛教流传中这种以讹传讹的趣事,今天说起来使中国和南亚人民之间增添了一种特殊的亲近感。
孟加拉国达卡附近的松那岗,古代曾经是一座兴旺的佛教城市。现在这里只有水稻、竹丛、荔枝林在灼热潮湿的微风中絮语那些已经无人知晓的兴衰往事。据孟加拉国的考古学家说,法显没有到过这里,但他在《佛国记》里列举恒河下游佛教城邦时提到过它。
印度教是多神教,它的一些神在佛教中也可以见到。例如佛教中有一个裂嘴嘻笑、袒胸露腹的胖胖的弥勒佛。印度教中也有这样一位欢喜神,只是他是站着两手掌心向上朝天直举的。印度教中象头人身的“格内西”是吉祥之神,中国也把白象作为吉祥的象征。印度妇女和有的男子在前额点的“孔姆孔姆”(吉祥痣),同中国给孩子在前额点的吉祥痣完全一样,虽然用的材料不同。他们的合掌致意,也是中国非常熟悉的礼节。印度人也有吃素的习惯,有的也是生来就吃素,除了鸡蛋以外不吃任何荤腥,纳瓦尔就是这样一位素食主义者。
南亚三国都有用发面烙的薄饼,也称为“馕”。未成年的锡克族男子,把头发在头顶上结成一个髻,用一小块布包着,同中国古代男子的习惯一样。
南亚各国的民间音乐的基本旋律也同中国的音乐非常相似,只是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不同,加上手鼓伴奏,显示出南亚的情调。
我们接触到的这些例子说明,中国和南亚各国之间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处都可以碰到。这种基础深厚的兄弟之情,又由于十九世纪大家都受到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进一步加深。今天,我们又都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更需要相互同情、支持。中国和南亚各国之间都需要互相嘘寒问暖,休戚与共。这是一种超乎邻居之间的关系。我们是第三世界的一家人。如果说我们的先人千辛万苦地通过相互友好交流丰富了我们各自独特的文化,建立了兄弟的情谊,今天我们更有责任把这种情谊往前推进一步。
中国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有着十分友好的关系。这两个国家都有许多访问过中国的老朋友。即使在正式场合,不少朋友常常说着说着就动了感情。我们之间真诚的友好合作有着远大的前途。中国同印度在五十年代有过美好的关系,“印地秦尼巴伊巴伊”(印中人民是兄弟)的呼声曾经在中印两国的土地上回响。中印两国领导人共同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指导战后国际关系的公认的准则。在六十年代初期发生中印边界争端以后,两国关系冷却了几乎整整二十年。现在,两国关系逐渐趋向改善,但是边界问题仍然是大家所关心的。
在新德里孔雀饭店的屋顶花园里,中印两国新闻界人士在宴会前热烈交谈。一位印度报界人士直勾勾地盯着我说:“边界问题上你们必须考虑印度人民的感情!”我笑笑说,“为什么不应该同时考虑中国人民的感情呢?”他要同我争论,我说,“请记住,播下中印边界问题的不和种子的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印度人,而是英国人。”他默然看了我一会,望着楼下的满城灯火,转变话题说,“北京也象新德里这么热吗?”
中印边界问题既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不能凭感情,而只能照顾到历史和现状,求得对双方都是公平合理的解决,这是很明显的。其实,印度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的问题。他们认为,了解和友谊的增进,将促进边界问题的解决。
事实上,从我们所见所闻来看,中印之间的许多共同点,正是可以进行友好互利合作的方面。计划生育、发展手工业和中小工业、红土改良、水浮莲利用、太阳能利用、有机肥和沼气的生产和使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等等,都可以互相交流经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不一定都是大项目,经济实惠的小改小革,既简便易行,又可以使人民较快地得到实惠,从而使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扎实地得到增进。
中国和南亚各国既是邻居,又是兄弟,我们没有理由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团结起来,为各自国家的繁荣富强,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互相帮助,互相声援,继往开来,把越过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友谊之路开拓得更加宽阔、更加平坦。(附图片)
塔克西拉的佛塔遗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