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阿根廷强调收复马岛斗争将继续下去 各国舆论认为危机并未消除,对国际形势影响深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22
第7版()
专栏:

阿根廷强调收复马岛斗争将继续下去
各国舆论认为危机并未消除,对国际形势影响深远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6月20日电 阿根廷空军总司令巴西略·拉米·多索今天在科尔多瓦城说,阿根廷为收复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斗争将在各个方面继续下去。
拉米·多索是在阿根廷国旗日仪式结束时向记者发表这番讲话的。他认为,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军事上的失败只是“输掉一次战役,而不是一场战争”,这场百余年来同一个外国列强的首次较量,有助于阿根廷人认识其本身的力量,以坚定他们共同的观点。
拉米·多索在谈到阿根廷结束马岛战争后的外交政策时说,这应是一种“注重实效的政策,既很现实,民族主义又很强烈”。
至于国内政策,拉米·多索说,“经济政策必须作多方面的调整。”
本报讯 阿英双方6月14日在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实行停火以来,各国舆论纷纷发表评论,普遍认为英阿冲突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马岛危机的消除,并且将对国际形势发生深远的影响。
南斯拉夫《消息报》说,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英国能维持下去吗?”《消息报》怀疑玛格丽特·撒切尔政府有能力对这个问题作出“现实的回答”,因为撒切尔夫人拒绝阿根廷参加建设马岛的未来的工作,而英国在统治马岛的一百五十年中几乎没有为该岛的经济发展做任何工作。《消息报》认为英阿双方“要是不达成协议,这场争端或冲突永远也不可能解决”。
英国在马岛冲突中取得了“胜利”后,支持撒切尔政府的人大为增加。但是,它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西德《波恩评论报》指出,在两个多月的南大西洋的战争中,250个英国人在马岛阵亡,物质损失也很大。同时,这场冲突使欧洲在南美洲“丧失了信誉”,使本应为各国人民友好往来服务的大西洋变得“更宽了”。美国也在这场冲突中“失去威信和重要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受了伤”。相反,苏联在这场战争中却得到了好处。现在,虽然停火了,但“政治上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
路透社认为,马岛冲突的结果将促使阿根廷调整其对外政策,“转向加强同整个第三世界、特别是同拉丁美洲的关系”。英国攻占马尔维纳斯群岛给阿根廷人带来了“创伤”,并导致阿根廷“为自己在世界上寻找一个新的位置”。阿根廷在战后将同与之“打仗”的英国和“从背后捅一刀”的美国长期不和。
秘鲁报纸认为,在英阿冲突中,美国是一个大失败者。《快报》评论员说,不仅由于美国公开支持伦敦,而且由于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最不发达国家的反复无常的国际政策,美国“将难以恢复其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冲突发生以前在拉美享有的威望”。《邮报》认为,从美国的态度中得出的教训是,拉丁美洲国家“如果在军事上和经济上仅依赖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欧洲经济共同体式的国家集团”,那将是“危险的”。有的报纸强调拉美国家“只有自己保卫自己”。
日本共同社发自莫斯科的消息说,在英阿冲突问题上,“由于美国转过来支持英国而产生了与中南美各国之间的裂缝,这对苏联来说是意外的副产品”。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将加强“对美英的批判”,同时,“向中美洲倾注力量去进一步扩大它的影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