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昔日孤儿今天陶瓷工艺师 ——记一名日本少年的成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24
第6版()
专栏:

昔日孤儿今天陶瓷工艺师
——记一名日本少年的成长
柯文
5月下旬,日本的《每日周刊》杂志,发表一篇文章,介绍一名面临死亡的日本孤儿怎样在中国人民、中国养父的教育、帮助下,成为一名优秀陶瓷工艺师的故事。
这个孤儿名叫丰增晏正,1945年日本战败时,他只有九岁。当时,一家人从中国边境地区向城市集中,由于饥饿,弟弟、父亲和母亲都先后去世。丰增晏正也饿得只剩下一口气,躺在人烟稀少的野林里。事也凑巧,一位叫张福的中国农民上山采蘑菇,意外地发现了晏正。张福把他放在筐子里,背回了家。经过张福一家的精心护理,不久,孩子恢复了健康。张福知道他是日本孩子,就把他收做养子。并给他取了个中国名字,叫做张羽。
1946年春天,村里设立学校,孩子的家长每户给老师送40斤玉米,作为学费。张福省吃俭用也把张羽送进了学校。张福对张羽说,“东西可以被人家抢走,可是在头脑里的学问和知识,谁也抢不去。”勉励他好好学习。
初中毕业后,张羽考进了沈阳鲁迅美术学院附中,考进这个学校很不容易,在2,000多人中,只挑选了10名。后来他又考进浙江美术学院学习雕塑专业。毕业后,分到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当雕塑教员,兼陶瓷厂的设计师。就这样,在中国的几十年里,一名日本孤儿被培养成为有专门技术的陶瓷工艺师。1962年,张羽和一名上海女青年相爱,建立了幸福家庭。
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前夕,张羽打听到自己的亲哥哥在九州工作,于是,1974年他别离生活三十八年的“第二故乡”,回到了日本。1975年在佐贺的有田地方开设瓷窑。
有田是日本有名的瓷器产地。张羽来到有田以后,把有两千年传统的景德镇制陶技术和有300多年历史的有田制陶技术,融合在一起,烧出了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晏正烧”。
张羽不忘中国的养育之情,去年秋季,他再度踏上中国大地,探望养父张福,又到上海看他的岳父。现在,这位青年人正在为中日友好的光辉事业而贡献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