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开展学先进赶先进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6-25
第1版()
专栏:社论

开展学先进赶先进活动
今年以来,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武汉和湖南、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黑龙江等省市区,先后举行了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先进生产者会议。与此同时,煤炭部、邮电部、铁道部和建筑部门已经召开或准备召开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者会议。各地区、各部门正在兴起学先进赶先进的好风气。
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了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其中有山西西山矿务局白家庄煤矿傅昌旺,有大连造船厂高级工程师陈火金,有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工人工程师侯德武,有北京的张秉贵、陈爱武、崔跃;还有北京首都钢铁公司、河北邯郸第二建筑公司等先进集体。这些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是各个方面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代表着我们事业前进的方向。全国职工要向先进学习,开创四化建设的新局面。
任何生产部门,总是由少数比较先进的生产者,采取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创造比较先进的定额。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他们的技术,达到他们的定额,使少数人的生产水平变成社会的生产水平。社会生产就是这样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党历来重视先进、模范人物的作用。毛泽东同志称赞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是“人民的领袖”。刘少奇同志赞扬先进生产者是“人类经济活动向前发展的先驱”。五六十年代,我国多次召开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群英会”,形成了先进光荣的良好社会风尚,对完成国民经济计划,引导职工群众进取向上,起了很好的作用。
对待先进要实事求是。先进、模范人物是从群众中涌现出来的。他们是在某个地区、某个行业或某项任务中干得好,走在群众前面的一员。因此,不能把先进、模范人物说得高不可攀,神秘莫测。先进、模范人物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不是靠领导机关“总结”出来的,不能拔高,不能言过其实。也不要把许多人的先进事迹,移植到某一个人身上,脱离实际地树立某个先进典型。
任何先进、模范人物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只要在某一个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就值得表扬,就值得其他人学习。对先进、模范人物的缺点,也不要护短。既然每个人都有缺点,也就不应该要求先进、模范人物没有缺点。一旦成了先进,只许说好,不许说差,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对待先进要持正确态度。不能要求先进、模范人物事事都好。只要他们在某些方面确实先进,就应该承认,就应该虚心向他们学习。不要不服气,不能吹毛求疵,更不能嫉贤妒能。抓住某些缺点,全盘否定,妄加非议、非难、讽刺、打击,更是错误的。“怠者不修,而忌者畏人修。”那种胸无大志,安于现状,自己不图进取,又不让别人奋发有为的思想情绪,是小生产者落后意识的表现,与工人阶级的意识是格格不入的。香的不香,臭的不臭,是非不分,荣辱颠倒,是不正之风。这种风气不改变,不利于开展学先进赶先进活动。
先进、模范人物要正确对待自己。认识自己成为先进,离不开党的培养和群众的帮助。山外青山楼外楼,先进面前有先进。成了先进以后,要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新的情况下,经得住新的考验。
开展学先进、赶先进活动,必须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学先进、赶先进活动有没有实际效果,主要表现在人们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经济效益的增加,社会风气的好转。而不是看开了多少大会,组织多少人次参观。学习先进经验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切忌生搬硬套。推广先进经验,要因时因地制宜。
开展学先进、赶先进活动,要发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领导干部首先要有这种精神状态。现在不少同志有点气不饱满,劲不充足;思想不清醒,对正气不敢支持,对邪气不敢制止。这种现象不改变,学先进、赶先进的活动难于开展起来。各企业的领导干部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发现先进,理直气壮地支持先进。对先进、模范人物,要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对后进单位和人物,要加强教育,做好转化工作。所有先进、模范人物,都要发扬创新精神,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要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志,要有把我国工业农业技术水平搞上去的信心。从当前来说,要力争提高经济效益,全面完成今年的国家计划。我们希望各地区、各部门把学先进、赶先进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为四化建设不断地开创新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