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仁声之入人深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02
第8版()
专栏:副刊文选

“仁声之入人深也”
启中
5月27日,科学会堂的剧场里坐满了“海河之春”音乐会的听众。中央音乐学院的黄飞立教授指挥着由70多人组成的北京歌舞团交响乐队,正在演奏贝多芬《第七交响乐》。一时照明发生了故障,台上、台下一片漆黑。事情来得突然,但剧场好象什么事也没发生,演出在继续进行,上千听众此刻已沉浸在音乐的旋律中。几分钟过后,灯光复明,顿时,带着激情的掌声使全场沸腾起来了。这一幕也可以说是曲外之“曲”。演奏者如此认真不怠,听众又是如此礼貌文明。乐曲既已感染了听众,听众的行为又感动了演奏者。短短几分钟,台上台下情感交融。不过,我愿意说,诱发这种纯真而炽热感情的,首先还是音乐家们。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被人们称为心灵的直接语言。它那富有魅力的音响,往往在传递、表达作曲家、歌唱者和演奏家的内心情感。优秀的、有价值的音乐,是作曲家对现实生活深刻思考、体验的产物;它凝结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智慧、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感情。而人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又会不知不觉地接触到音乐家倾吐的一切,引起强烈共鸣,从中陶冶了性情,这就是音乐的艺术价值,或谓之社会效果。
罗马尼亚作曲家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的《叙事曲》,使得一个小偷听后潸然泪下。那位浔阳江头舟中的长安倡女一曲绝唱,使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留下了千古名篇。足见“仁声之入人深也”。
“仁声”包括了音乐家的“仁”(自身的高尚情操,和他要表现的这一类题材)与“声”(音乐才能)这两个方面,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完成拨动听者心弦的使命。贝多芬不为复辟帝制的拿破仑作曲;柏辽兹在法国七月革命时,毅然走上巴黎街头高歌《马赛曲》;肖邦的后半生,用充满战斗性的作品《第一叙事曲》,抒发了自己思念家乡的情感;罗伯逊得知我国爆发抗日战争后,用汉语热情地演唱《义勇军进行曲》,以示声援。这批大师们的艺术与他们的思想品格,都是他们奉献给人类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仁声”具有绵长的生命力。反之,为希特勒效劳的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遭到世人的唾弃,自是必然的。
今天,怎样让“仁声”更“入人深”呢?我们的音乐家正在探讨和建树这个事业。一位作曲家在一篇文章里对自己提出了“六字”要求:“情、美、新、理、味、力”。而首先是情,他解释是革命之情,高尚之情,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激情。据此,我也愿意说,他是以己之情,动人之情,这种“仁声”显然与过去音乐家大不相同了。因为它赋有了时代精神,召唤人民的心声!
(选自1982年6月13日《天津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