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可喜的成就 可贵的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05
第1版()
专栏:

可喜的成就 可贵的精神
本报评论员
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经过三十年的艰苦经营,终于在历来被国际上许多专家认为不能植胶的所谓“禁区”,建成了以海南岛、西双版纳为主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去年干胶产量已达12.8万吨。这是我国在工业原料生产方面一项令人鼓舞的成就。
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我国过去长期依赖进口。1951年,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给我们造成极大的困难。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党中央及时作出决策,周恩来、陈云和叶剑英等同志主持其事,组成农垦大军,到海南岛等地垦荒植胶。现在,我国胶园面积已达600多万亩,占世界产胶国的第四位;干胶产量已居世界第六位。在旧中国,一些有志之士也曾经想发展我国的天然橡胶生产事业,早在1904年就从国外引进了第一批橡胶苗。但是,直到1949年,在漫长的四十五年中,只发展胶林4万多亩,年产干胶200吨。与此相比,解放后,在短短三十年中,干胶产量增长了600多倍,这个速度,最有力地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种植橡胶的工人、科技人员和干部,在生产和科研方面取得这样可喜的成绩,他们靠的是什么?应该说,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艰苦奋斗,一要有勇往直前,不畏艰辛的革命热情,二要有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态度。当初,他们刚刚开进千年沉睡的荒山,生产条件之差,物质生活之苦,是可以想见的。然而,他们心里想着祖国需要橡胶,植胶就是同帝国主义较量,因此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开出一分分土地,种上一棵棵橡胶,闯出一个新局面。
当年,摆在我国橡胶生产者面前最大的困难,是一个新的科研课题:我国南方位于北纬17度以北,一般认为不具备发展橡胶林的良好天然条件,是所谓
“植胶禁区”。但是,他们没有被国外已有的结论捆住手脚,也没有不顾客观条件蛮干一气,他们踏遍山野,摸清不宜植胶的种种原因,尔后采取措施一一解决。橡胶树怕风,他们就栽上防风林带,对胶树矮化栽培;橡胶树怕冷,他们就培育抗寒的新树种。通过长年的刻苦钻研和实践,终于在被视为“禁区”的地方发展橡胶,创造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橡胶科学体系,总结出一套适应我国热带自然条件的橡胶栽培管理的科学方法,为我国橡胶生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橡胶生产开拓者这种把实干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的作风,很值得借鉴和学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