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三户农民办学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06
第3版()
专栏:

三户农民办学记
在闽西北建宁县的崇山峻岭中,有一所设在农家厅堂里的小学。这里仅有三张课桌,一块黑板,一个老师教着三个学生。这就是福建省建宁县黄坊公社芦岭大队隘上生产队3户农民办起来的学校。
隘上生产队地处闽赣两省交界的偏僻山窝里,一年中有一半时间迷雾漫天。十年动乱中,隘上生产队集体空,社员穷,原来有6户人家,搬走了两户。过去,政府曾派过民办老师来这里办学,但因嫌隘上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先后换了五六个老师,都不肯长住下来,结果学校办办停停。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隘上生产队开始变了。1980年,他们实行了联产到劳的生产责任制,这一年粮食丰收,收入大增,集体分配人均纯收入164元,这是隘上生产队有史以来第一次。去年,他们劳动致富又上一层楼。党的富民政策使他们事事满意,处处顺心,只有孩子念书的事还使家长们焦心。生产队长李广东找朱发祥、边平孝两人商量。大家都说:“目前国家还拿不出更多的钱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我们靠党的政策富起来,干脆自筹经费办所学校。李广东原来打算盖一幢新房子,也决定暂不盖房,先办学校。
消息传开了,大队表示要资助一点,他们谢绝了。请老师,买课本,几个人着实奔波了几天。他们当打听到山那边的江西黎川县太平大队有一位退休的老教师鲁菊舫时,李广东便翻山越岭来到老鲁家。鲁老师被他们热心办学的精神所感动,欣然答应了。虽然鲁老师一再强调,他图的不是报酬,而是为培养下一代作一份微薄的贡献。但李广东他们执意决定:全年付给老师工资170元,工资由他们3户负担,并轮流供给老师吃饭。
鲁老师来了。他们打扫厅堂,搬来课桌,洗刷板壁,大队还送来了一块黑板。就这样,3户社员办起的小小学校开学了,三个学生分别读小学一、二、三年级。每个年级只开设语文、算术、写字3门课。鲁老师采取分班上课,重点辅导的办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除了基础课外,他还教孩子们学农村简易应用文,练写毛笔字;晚上还教唐诗。老师爱护学生,家长更敬老师。老师轮到去哪家吃饭,都有好菜招待,大家亲密无间。由于家长尊敬、关怀老师,老师教学的劲头更大了,3个学生学习都有很大进步。
隘上3户农民办学校,得到了县委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今年初,这所山村小学受到地、县教育局的表扬,还出席了地、县教育工作先进代表大会。
吴文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