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老英雄郝树才的脚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07
第3版()
专栏:

老英雄郝树才的脚步
本报记者 洪岩
陕北黄土高原最高峰——延长县交口公社谭石原大队的窑子湾,过去荆棘丛生、荒无人烟,如今道道山梁和条条沟壑已成绿色世界。丰收季节,果园里果实累累,四野飘香。
人们谈起这些变化,无不称赞红军老战士、全国人大代表郝树才。
今年75岁的郝树才,1935年参加红军,南泥湾大生产中荣获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称号。1955年复员回到家乡,担任谭石原大队党支部书记。1979年退居二线时,虽年逾古稀,但决意要到十多里外的窑子湾植树造林,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儿孙们不让老人带着心脏病独自搬到窑子湾去钻沟、攀崖,过艰苦的生活。他说:“走路只有脚尖朝前,没有脚尖朝后的。咱喝过南泥湾的南瓜汤,饮过沙漠里的苦水,现在这点困难算个啥!”老汉的雄心,把家人感动了。他背上行李、老镢头、钉耙,朝海拔1,400米高的窑子湾攀登了。
窑子湾偏僻荒凉,山峦起伏。郝树才拒绝了大队给他掏新窑,坚持住旧窑洞,开始了植树造林的战斗。他领着几个朝来夕归的社员,在荒山野岭里,开荒栽树。老镢头砍了他的脚,血流一鞋窝,他仍一跛一拐,开荒不止。一个上山来放牛的娃看他带领社员在地里埋下20万个大核桃,不解地问:“您都老了,等核桃发芽、生枝、成树,您还能看得到吃得着吗?”他哈哈大笑,说:“憨娃,我吃不到还有你们哩!没前人栽树哪来后人乘凉!”
山上风大、路陡,困难重重。但这一切困难,都被当年闻名陕甘宁边区的“气死牛”郝树才战胜了。
当年,延安《解放日报》曾以“气死牛”英雄郝树才为题,报道了他在南泥湾开荒的事迹。三五九旅规定每人每天开荒3分,郝树才的成绩是:5分、1亩半、2亩,哄动了军队和老百姓。老百姓惊奇地说:“一头牛顶不上一个郝树才,郝树才把牛气死了。”从此,人们都叫他“气死牛”。
郝树才就是以这种精神,在窑子湾一连奋战了三个冬春。
郝树才发扬南泥湾精神,为改变山乡面貌已艰苦奋战了二十多个年头。
1955年已任甘肃省军区后勤部管理科长的郝树才,婉言谢绝领导挽留,决意回家乡和乡亲们一起建设谭石原。后来,延安地委和延长县委敬重这个屡建战功的战斗英雄、三等甲级残废军人,安排他到革命纪念馆度晚年,他执意不去,说:“信仰共产主义的人,不讲享受两字!”他决心用自己的后半生,写下建设“有似江南好”的谭石原新历史,并掏出1,000元复员费,买了牛和240只羊,支援谭石原建设。
山区“滴水如油”,千百年靠毛驴驮水吃,郝树才决心带领群众引水上山。他和社员一起开山劈岭修水渠。买水泵、水管缺乏资金,他又把积攒的1,000元残废金拿来买材料,把山下的水引到了高高的山村,使家家吃上了清澈的自来水。
谭石原千沟万壑,荒山秃岭,黄土弥漫。郝树才领着社员满村植树、满坡造果园。如今,这里已树成林,柳成荫,果树挂果子。谭石原,春天繁花似锦,秋天果子飘香。
谭石原连块巴掌大的平原也没有,块块耕地都挂在山腰上,被称作“挂画田”,耕不好耕,种不好种,更浇不上水。为了改造“挂画田”,郝树才冬天打赤膊流汗水,带领社员挖土改田,硬是把一道道山梁、一块块坡地,改造成旱涝保收的梯田。130口人的大队,每人有了1亩好田,平均每人的口粮达到了500多斤。
如今的谭石原,是“层层梯田白云绕,清清泉水进土窑,果木满山六畜旺,吃穿不愁心向上”的新农村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