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三省交界一渡口——记劳动模范、老船工杨长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1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三省交界一渡口
——记劳动模范、老船工杨长清
同志,你听说过一个人同是两个省的劳动模范吗?在湘、川、黔三省交界的酉水河茶洪渡口,年近六十的老船工杨长清,就是湖南、四川两省交通系统的劳模。
杨长清出生在船工家庭。1950年,他在部队负伤复员回乡,被安排在茶洪渡口当渡工。30多年来,他在这平凡的岗位上,风里来,雨里去,尽心尽责,深受过往行人的爱戴。
老杨以行人方便和安全过渡为己任。一只可容纳50多人的渡船,哪怕只有一个小孩要过渡,他也不嫌麻烦,及时地送到对岸。一年72个赶集日,一天要摆渡100多个来回,最多可达8,000余人次。他为了不耽搁行人的时间,早、中饭都在船上吃,每当两岸放映电影或演戏,他总是散场后把人们全部接送完,自己才回家。
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风雨严寒,有事找到杨长清,总会得到他的帮助。去年的一天,湖南省花垣县茶洞公社兰泰大队两名苗族社员,抬着一个难产产妇来到渡口,要去对岸的四川省秀山县洪安区医院求医。老杨把他们迎上船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对岸。可不一会,他们又把病人抬了回来。原来他们一时找不到医生,准备把病人送往另一个县医院。当时,老杨看到产妇很危险,就说:“不能再在路上折腾了。”随即将医生的姓名、住址告诉了他们,使产妇得到及时抢救。
今年2月下旬的一天,夜里11点半钟,北风呼啸。劳累了一天的杨长清,刚刚上床,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原来茶洞公社白岩大队一个苗族社员的小孩在医院住院,没有白糖给孩子服药,要过河到亲戚家去找。老杨把这个社员让进屋里,问明了情况,拿出自己家里的白糖,给了这个社员。
杨长清还主动协助公安部门维护边界治安。去年11月中旬的一天下午,从四川秀山方向走来一个提着旅行包的中年男人,上船后,紧靠在船边,四处张望,神情紧张。富有经验的杨长清有意和这人搭话,听出他是外地口音,说话吞吞吐吐。老杨心里明白了几分。那人下船后,他当即告诉同船的一位民兵想方设法缠住他,自己立即去派出所报告。后来,经派出所查明,那人果然是一个从劳改队逃出来的罪犯,杨长清先后协助公安部门破获了8起案件,查获犯罪分子27人。
小小渡船,满载着杨长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腔深情。提到杨长清,四川秀山县的土家族群众说他是贴心人,湖南花垣茶洞公社的苗族群众赞扬他是“玛汝来”(苗语:好样的)。连年来,杨长清的名字多次出现在湖南、四川两省交通系统劳模的光荣榜上。
吉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