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日本社会的一幅生动图画——读《日本社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2
第5版()
专栏:书刊评介

日本社会的一幅生动图画
——读《日本社会》
于土
日本著名社会学家、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中根千枝博士用英文撰写的《日本社会》中译本(许真、宋峻岭译),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时在国内外发行。
《日本社会》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细致生动地分析了从政党、团体、企业一直到村落、家庭等日本社会的独特的组织结构,各种集团的内部外部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人的积极性的发挥所产生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文笔生动活泼,一幅栩栩如生的日本社会图景跃然纸上。这本书不但对研究日本问题和国际问题,对研究社会学和社会科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对研究日本的企业管理问题,以便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借鉴其长处,避免其短处,也是有裨益的。
《日本社会》是怎样分析日本社会的呢?
日本的各种公司、工厂以及政党、团体等等社会集团,有着同我国和西方都很不相同的特点,即纵式关系(如亲子关系、上下级关系)而不是横式关系(如兄弟关系、同事关系)占主导地位。这是认识日本社会结构的钥匙。
在一个日本的社会集团里面,个人关系、感情关系是被作为首要因素来看待的。领导人的主要考虑,往往是如何在感情上掌握其下属,注意用情谊激发下属的积极性。
一个集团,例如一个公司,把自己办得象一个“家”那样。雇员们一般是终身雇用的。每个雇员的一切问题,从结婚生孩子,到买东西,到夫妻吵嘴,一直到病到死,公司都管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下,雇员们感到安全、安心,并关心公司的发展。这就培养成一种“爱公司”精神,形成自己的“公司传统”。
对公司的忠诚,被认为比技术上的精通更重要。“我们”(自己单位的)、“他们”(其他单位的)分得很清楚。对“我们”亲密、善意,对“他们”疏远、戒备,有浓厚排他意识。
重资历。一个极普通甚至极无能的人,仅仅因为资历最深,也可爬到领导地位,不管其品德如何,优缺点如何。
执行上级的任何命令,这是金科玉律。对地位高的人不得有一点反对意见,甚至在纯学术讨论的场合也是如此。没有合伙关系,只有上下关系。不许可有一个以上的人领导。不得越级干什么,因为这使直接上级丢面子,也是对更上级地位的蔑视。
一个领导人的权力受到集团内部舆论的相当限制。如果他真的违拂其下属意志而刚愎自用,一意孤行,那他就会冒失掉他们的献身精神与同心协力的危险。
这种以“纵式结构”原则为基础的组织体制,一方面是日本社会组织稳定的主要源泉;另一方面,也束缚了积极性的发挥。尽管日本在经济上已经相当高度现代化了,它的这种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终究被看作一种封建的或家族的顽固传统,被看作一种现代前的东西。
它阻碍了团体、企业的必要的联合或协作。即使两个集团有共同的目标和行动路线,要他们在一起工作也是很困难的。两个集团的合并,只有在一个集团吸收或支配另一集团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否则,不管他们口头上怎么高喊“携手”,也只能是空喊而已。
个人贡献的任何成果,均由集团作为一个集体所享有,实际上一切归功于领导者个人,一切由领导者个人享有。作出杰出贡献的能干的低级人员仍然是低级人员,享受不到荣誉和物质利益,反受同事们的妒嫉和敌视。这压制了才能的发挥,使工作效能受到影响,同时也导致了集团内部宗派的形成和分裂。许多精力和时间都花在竞争的宗派之间的纠纷和斗争上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