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3阅读
  • 0回复

护国战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2
第5版()
专栏:学点民国史

护国战争
1915年12月25日,云南宣布独立,反对“洪宪”帝制,并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护国战争”。
1915年,袁世凯加紧推行帝制复辟的活动,激起了全国人民包括资产阶级各派政治势力的坚决反对。孙中山自“二次革命”失败后,即组织中华革命党,继续从事反袁武装斗争。黄兴和一部分未参加中华革命党另组欧事研究会的革命党人,自袁世凯帝制活动公开化以后,也放弃“停止革命”的错误政策,重新举起反袁旗帜。原进步党领袖梁启超和他的学生蔡锷在饱尝自己酿造的袁世凯专制统治的苦酒之后,为了不致落为“牛后”,也走上了反袁道路,在云南起义中发挥了主要的组织和领导作用。
1915年8月,筹安会(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而成立的反动组织)出笼后第二天,蔡锷急忙赶到天津,与梁启超密商重返云南、起兵讨袁计划。梁启超提出由他作篇文章,表明反对帝制的态度;但蔡锷需要伪装拥护帝制,麻痹袁世凯,以便逃出北京。此后,师生二人依计而行。梁启超写成《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不顾袁世凯的利诱和威胁,于9月3日公诸报端。蔡锷回京不久,即邀集袁世凯心腹孙武、唐在礼等军界要人在自己家里举行赞成帝制签名活动。他亲书“主张中国国体宜用君主制者签名于后”题款一行,并率先签了名。之后,又故与京中名妓筱凤仙打得火热,佯装不问政治。但是暗地里一面密电云南将军唐继尧、贵州护军使刘显世等速作反袁准备;一面派专人送信给黄兴,报告准备回云南发难,请予协助。与此同时,蔡锷去天津与梁启超、陈叔通以及刚从贵州来的戴戡、王伯群等人最后议定:袁世凯一旦下令称帝,云南立即宣布独立;贵州越一月后响应,广西越两月后响应;然后以云贵之力下四川,以广西之力下广东;三四个月后,会师湖北,底定中原。会后,王伯群带着蔡锷的密信奔赴云南。梁启超在津准备起义文告。蔡锷回京打发家眷南归,作好出走准备。11月中旬的一个深夜,他以治病为名,登上开往日本的运煤船山东丸,巧妙躲过袁世凯密探的监视,经日本、上海、香港、河内,于12月19日回到昆明,与唐继尧以及早两天到达这里的李烈钧等胜利会合。
当时的云南犹如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早在蔡锷入滇之前,云南人民反对帝制就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一家昆明报纸曾连续发表《驳筹安会》、《驳君宪救国论》等社论,公开号召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至于受过辛亥革命战斗洗礼的滇军中下级军官,如罗佩金、黄毓成、邓泰中、杨蓁、董鸿勋等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日以促唐(继尧)起兵讨袁为事,连入川作战计划都制定好了。在云南人民特别是蔡锷和中下级军官的推动下,唐继尧对讨袁军事也有所部署。蔡锷入滇,又大大加快了起义的步伐。12月22日,唐继尧召开军事会议,蔡锷主张立即兴师讨袁,并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同。于是,23日,以唐继尧、任可澄名义向袁世凯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取消帝制,惩办元凶,限25日上午十时以前答复。25日,袁世凯拒不答复,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按照民国元年旧制恢复都督府,以唐继尧为都督。又将云南陆军编成护国军第一、二、三军,由蔡锷、李烈钧分别任第一、二军总司令,统兵出征;唐继尧兼任第三军总司令,留守云南。护国战争正式爆发。
护国战争的主要战场在川南。12月27日,护国第一军先头部队第一梯团首先出发,次年1月21日攻克叙州(今宜宾市)。1月16日,蔡锷亲率护国第一军主力第二、三梯团挥戈继进,矛头直指川南重镇泸州。2月中旬,在纳溪棉花坡一带与曹锟、张敬尧指挥的北洋军相遇,鏖战半月,屡挫敌焰。3月7日,蔡锷命护国军转移大洲驿,稍事休整。十天后,分左、中、右三路再次发动猛攻。经一周激烈战斗,重创北洋军的所谓“常胜军”张敬尧第七师,重新攻占了江安、南溪、纳溪等大片土地,从此,北洋军再没有勇气进攻护国军了。在这次战役中,朱德率领的第三支队担任右路主攻任务,是护国军的一支英雄劲旅。此外,护国军还在湘西和滇东南两个战场上同时给袁世凯以沉重打击。1月27日,贵州响应云南独立后,除派戴戡为护国第一军右翼总司令北出松坎,配合蔡锷进攻四川外,又派王文华为司令东击湖南,并于2月中旬攻占湘西重镇麻阳等地。2月20日,李烈钧率部向广西前进,迎击奉袁世凯之命进犯云南的粤军龙觐光部。3月12日,张开儒支队与挺进军黄毓成、桂军马济等在百色、恩隆一带将该部全歼,生俘龙觐光。15日,陆荣廷乘机在柳州宣布广西独立。护国战争进入高潮。
袁世凯见大势已去,被迫于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命四川将军陈宦与蔡锷谈判议和,妄图退保总统地位。但护国军没有受骗,坚持袁不退位,无调停可言。蔡锷同意自3月31日起停战一周(以后又两次各延长一月),不过是虚与委蛇,争取时间筹划军备,以图大举而已。陆荣廷一面北攻湖南,威胁袁世凯心腹汤芗铭;一面配合李烈钧进攻广东,迫使龙济光于4月6日宣布独立。5月8日,独立各省在广东肇庆成立以唐继尧为抚军长,岑春煊为副抚军长(代行抚军长职权),梁启超为政务委员长,蔡锷、李烈钧、龙济光等为抚军的军务院,与袁世凯政府对峙。与此同时,孙中山也发表宣言,表示“袁氏未去,当与国民共任讨贼之事;袁氏既去,当与国民共荷监督之责,决不肯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并命令各地中华革命军务必与讨袁各派协同作战。在护国军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斗争下,袁世凯内部分崩离析,浙江、陕西、四川、湖南等省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真正成了孤家寡人。6月6日,他忧愤交加,一命呜呼,结束了可耻的一生。29日,继任大总统黎元洪宣布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参加护国战争的各派政治势力以为大功告成。7月14日,唐继尧宣布撤销军务院,接着,中华革命党也发出通告,宣布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护国战争至此结束。
护国战争打倒了袁世凯,证明一切倒行逆施的反动派都是没有好结果的。但是,它打倒的又仅仅只是一个袁世凯,代之而起的是北洋军阀段祺瑞的反动统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远没有完成。
(曾业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