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忆朱自清先生〔文艺回忆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2
第7版()
专栏:

忆朱自清先生〔文艺回忆录〕
王志之
我第一次同朱自清先生会见是在北京北海五龙亭的一次文艺茶话会上,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因为这次会见,在当时的情况来说,确是非常难得的。那时,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军占领了热河省以后,大举进攻长城各口。驻守在长城沿线的宋哲元部二十九军自动进行抵抗,蒋介石却加紧镇压抗日救亡运动,阻挠前线抗战,使日寇得以经过冷口、滦东地区直逼平津。国家民族灾难深重之际,一方面,汉奸卖国贼肆无忌惮地勾结在一起,对抗日爱国运动及一切进步的学生运动进行残酷的镇压,而另一方面,具有民族民主运动传统的文化故都的知识青年则在共产党领导下奋起救亡,同外敌内奸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了扩大影响,我们采取各种公开方式同知名的上层文化界人士联系,北海五龙亭的文艺茶话会就在这种意义上召开的。遗憾的是有些名流架子大、胆子小,所以接受我们邀请惠然肯来者不到十分之一,这就是朱自清、郑振铎,还有范文澜。这就自然使我们感到难能可贵了!在这里,摘抄郝长海同志所著《鲁迅致王志之书信评注辑录》一段文字来说明当时的情况:
“《文学杂志》第一期出版后,编辑部以‘文学杂志社’的名义,于1933年4月23日在北海五龙亭举行一次文艺茶话会。事前发出请柬,邀郑振铎、朱自清、周作人……等人参加。目的是要广泛团结左联以外的进步作家一道合作。但只有郑振铎、朱自清应邀到会,并表示愿意合作。会后,王志之给鲁迅写信,将会议情况作了汇报。鲁迅对此十分高兴。在这封信中,鲁迅以辩证的观点,深刻地阐述了他对扩大统一战线的意见和对左倾关门主义的批判。
‘我以为我们的态度还是缓和些的好。其实有一些人并无大帮助,却并不怀着恶意,目前决不是敌人,倘若疾声厉色,拒人于千里之外,倒是我们的损失。’鲁迅认为,如果一味‘求全责备’,要求凡是参加革命的人都要有十分正确的意识,就会使那些同情革命,或暂时与革命取同一步调的人‘远避了’。这样一来,不仅会使自己陷于孤家寡人的境地,而且‘坏一点的就来迎合,作违心之论’。其结果,‘不但不会有好文章,而且也是假朋友了’。鲁迅这入情入理的分析,不仅是对当时办《文学杂志》的北平左联作家的教诲和指点,是对当时文艺界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极为中肯的批评,就是在今天,对我们的各级领导来说,也是有着发人深省的启示的。”
由此可见,朱自清当时前来参加我们的文艺座谈会,我们认为他是来参加我们的特殊战斗的!因此,在我的脑海中的朱自清先生,不仅是我愿步后尘的文学前辈,也是在极端艰苦的对敌战斗中难得的战友!
后来,我在抗日同盟军战败归来,一个人走了三天的重重叠叠的山,翻过了长城缺口,总算通过了反动派的军事封锁线,到达平绥线上的沙城,搭上了开往北平的火车。我想,正是反动派猖狂之日,应该特别小心,所以没有贸然进城,在清华园车站下车。时近黄昏,熙熙攘攘中难于识别,我唯恐碰见叛徒周春生一类的熟人,把破旧的帽缘拉下来遮着半个面孔,提心吊胆挤出车站。我在昏暗中离开人群往静僻处走着,心头盘算:我这一身老乡的服装,翻越长城时沾上了满身泥土;加上几个月的戎马生涯,蓬头垢面,形容枯槁,除非是骨肉之亲,是很难一眼就能认出来的。于是,我就比较放心大胆地提着一篮南口特产的花红果,走进了清华大学,径直去叩当时身任文学院长朱自清先生的房门。对于朱先生,虽仅有一面之交,但我感到他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学人,是可以托六尺之孤的志士仁人。所以才敢于在危机四伏、走投无路之际投奔于他。
我从门窗玻璃望见朱先生坐在写字台前握笔挥毫,听到敲门声,漫不经心地说:“请进来!”我推门进去,站在他的写字台前,他才放下笔,抬起头来,在台灯光照耀下,睁大惊惶的眼睛望了我一眼,一下站起来同我握手,惊叫起来:“你是王先生!听说你到那面去了,是吗?什么时候回来的?”我答应一声:“刚下火车。”就不知说什么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先生不但并不嫌弃我,而且一眼就认出了我这样一个毫不足重轻的青年,这就足够使我感激涕零了!为了接待我,他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工作,亲自忙着为我安排洗澡、吃饭。在闲谈中,朱先生不厌其详地问及抗日同盟军的活动情况。记得那天晚上,他为我在他的书房里搭起行军床,让我盖上一床绣花被面的新被。朱先生不同流俗,不计地位得失,不怕担风险,不嫌脏,并不是对我个人的厚爱,而是表现了他的正义感,他的爱国心,他的亮节高风!
次日一早,我不愿打扰朱先生,就悄然离去,乘清华园的汽车进城,在西单下车,来到“英林号”楼上,选了一间雅座,打电话给廖士楷同学(她是师大同学,思想进步,却没有参加什么组织,不会有什么难以预料的变化),把她约来,了解情况。她告诉我:因叛徒周春生告密,她的爱人老周被捕了。她说:许多进步组织都被破坏了,许多同志被捕了,叛徒、特务散布在城门口、车站、电影院等公共场所抓人,千万要小心!为了给我找个庇护所,她让我在西单手帕胡同她父亲的姨太太的一所小独院里暂住几天。那里的老妈妈说我的身上有很多虱子。我心想,在朱自清先生处投宿一定也遗留下了这种可厌的东西,使我永远怀着歉意!
最后,录近作以寄怀感:五十年前初识荆,难忘北海五龙亭。东北烽火破榆关,塘沽协定丧平津。百战竟成流亡恨,一宿难忘患难情!仰望云山思故国,一片丹心民族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