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有声有色卓有成效——江苏、上海部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片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3
第5版()
专栏:

有声有色卓有成效
——江苏、上海部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片断
郝怀明
最近,我们到江苏、上海等地作了一些调查,在调查中经常接触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总的印象是,我们许多企业的党团组织以及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都在思考和研究这样一个题目,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出色,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出新的光彩。
当前,在我国职工队伍中,三十五岁以下的年轻职工已占半数以上,在青工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初、高中毕业生,尽管许多人的实际文化水平与学历有差距,但比起老一辈工人来文化水平还是高得多。大批有文化的青年涌进工人阶级队伍中来,大大改变了工人阶级队伍的年龄构成和文化程度,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特点,提出了新的任务。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到从工人队伍的新特点出发,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也是能否搞好企业的关键。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听到的普遍反映是,当前许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同新时期的特点不适应,因而缺乏吸引力,不能打动青年工人的心,不能真正解决青工队伍中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但是,我们在调查中也看到,江苏、上海的一些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效果较好,对大家都很有启发。
正面灌输 讲究方法
向广大青年工人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是我们企业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的。扬州纱厂办职工政治学校是其中的一种。
这个厂同全国其他纺织企业一样,青工占绝大多数,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他们是“生在困难时期,长在动乱时期,工作在调整时期”。他们都未曾受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工人阶级使命的教育。许多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祖国的历史、党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知道得很少。那种“五十年代不知道,六十年代我还小,七十年代受干扰,八十年代跟着跑”的情况,在这里也存在。不少人认为“共产主义太远,马克思主义太空”,工作图安逸,讲实惠,上班就是完成任务拿奖金,根本不知道做工人阶级的一员要具备哪些品质。
针对这种情况,该厂党委开办了职工政治学校,组织青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企业管理知识、安全技术和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等。他们的办法是:学员脱产集中学习,每期半个月,50人;学习方法以上课、讨论为主,辅以作业、考试和教师辅导、发言交流;教学任务由各部门负责人担任,教材要密切联系实际,突出中心,抓住重点,力求准确透彻。他们强调学习要从学员实际出发,区分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不急于求成;强调坚持正面教育,实行疏导方针,通过说服教育、启发诱导,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自觉联系实际,逐步提高学员的觉悟。现在政校已办了十期,培训了近500人,领导满意,群众满意,家长高兴,很受欢迎。
学员们在政校学政治、学理论、学文化、学管理、听美学报告,增长了不少知识,90%以上的学员都有了程度不同的进步和提高。从前,许多人觉得做个工人没有啥,根本不想工人阶级的使命,现在认识到当好工人阶级的一分子不简单。原来表现好的,现在积极性高了;原来表现一般的,如今主人翁责任感加强了;原来缺点比较多,甚至有明显劣迹的,通过学习判若两人。许多人在政治学校结业,回岗位工作三个月后又回到学校评定时,被评为优秀学员。我们在这个厂召开过一个曾参加政校学习的青工座谈会,亲眼看到了在他们身上所发生的可喜变化。有个青年是个值班长,过去工作态度比较生硬,通过学习,感到应以平等的态度待人,凌驾于别人之上做不好工作,现在注意克服高人一等思想,做思想工作耐心细致了。有个青年,过去表现较好,但满足于完成生产任务,超产拿奖,到月拿工资,学习后明确了新一代工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工作主动挑重担,不怕讽刺打击。有个青年,过去由于缺乏主人翁思想,工作中只图数量,不讲节约和质量,现在用实际行动体现主人翁精神,在生产中爱护每一根棉纱。有个小青年,年幼无知,过去经常打架,家里怕他在城里闹事,春节期间总要把他送到乡下,几年没在家里过过一个年。因为打架每年被罚款近200元,他也不在乎。上了政治学校,变化很大,上班努力干活,下班在家学习,得到领导和群众好评,今年春节在家过个团圆年、快乐年,家长很满意。还有个青年,因对工种有意见,经常顶撞师傅,嘴上常挂脏话,有时吵架吵到书记那里,通过学习变化也很显著,心情舒畅了,不讲脏话了。在这次座谈会上,他建议利用业余时间给青年补文化课,还建议共青团每周组织青年搞一次娱乐活动,交流谈心,造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另一个青年也提议开展技术竞赛,增加流动红旗。这说明绝大多数青年本质是好的,是好学上进的,只要我们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他们就能够自觉地克服自己身上的缺点,为四化建设献出青春。青工家长在赠给政治学校的锦旗上写着:“因材施教传马列,细雨无声育新人”,这是对具有创造精神的政治思想工作干部的最好奖赏。
由于林彪、“四人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破坏所造成的恶果,多年来“灌输”的名声似乎不大好听。但扬州纱厂的做法却使我们看到,集中一段时间,脱产学习,正面灌输,系统补课,是一种对青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工人运动不能自发产生马克思主义,只有通过教育和灌输,工人阶级才能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对于年轻的工人阶级新一代,尤其需要教育和灌输。对于缺乏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青年工人,这种灌输还应和文化补课结合起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恢复和确立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他们心目中的信誉,才能克服他们
“灵敏度高,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更差”的弱点。还应看到,对青工进行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灌输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是学习三天两天,听一个两个报告就可以完成的。而且,这种灌输,还应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形式,生动活泼地、卓有成效地进行。问题不在于能不能灌输,而在于灌输什么和怎样灌输,在于灌输的内容和方法,青年们其实也不是一概反对灌输,对一切灌输都反感、抵触。在许多同志的印象中,青年是不爱听大报告的,每逢听报告,不到、迟到、早退、打瞌睡的应有尽有,有的青年是因为怕扣奖金才到会场去的。但是,同样一些青年,他们对李燕杰同志那个关于精神文明与心灵美的报告,对为科学献身的我国第一个电子学方面的女博士韦钰的报告,却是多么欢迎啊!对于从内容到形式,都新鲜、有力、生动、有趣的东西,能够给他们以知识和智慧,能够启发他们正确对待世界和人生的东西,他们是会欢迎的;对于采用平等的民主讨论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解决他们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他们是乐于接受的。灌输要有成效,必须讲究方法。这就是扬州纱厂的经验对我们的一点启示。
传统教育 别有洞天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传统教育是过去常用的一个方法。在调查中,我们听到一个普遍的反映是,青年工人对忆苦思甜这种传统教育不感兴趣,甚至反感。对青年工人的这种情绪,许多老工人和政治工作者很感慨,认为这一代工人忘本了。我们认为,这种现象需要具体分析,笼统地批评青年忘本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今天的情况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把过去忆苦思甜的一套做法原封不动地搬来是不会奏效的。在新时期,需要用新的方法来进行传统教育。
上海国棉二二厂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这个厂的前身是著名的上海申新九厂,1948年2月2日,该厂工人阶级在党的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举行了震动全国的大罢工,反饥饿、要民主,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上棉二二厂这个厂名,是解放后改厂名时,厂里的同志为纪念“二·二”斗争,向上级建议后才定下来的。但是“文革”以来特别是1979年以后进厂的年轻人对这些情况都不知道。他们不了解“二·二”斗争的光辉历史和光荣传统,也不懂得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劳动纪律松懈,产品质量差,生产效率低。厂党委决定从传统教育入手,开展“忆昨天,看今天,团结起来到明天”教育活动,提高工人当家作主的责任感,象“二·二”斗争中的工人阶级那样,团结起来搞好生产。“团结起来到明天”的口号,当年是鼓舞大家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战斗,今天则是鼓励大家团结起来,同心同德为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高度民主和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他们认为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关键,首先抓这个问题,激发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党委提出:“解放前全厂28个党员,带动全厂7,000名工人举行了震动全国的大罢工,现在我厂有700个党员,就不能带领大家搞好二二棉?”问题提得好,光荣的过去,眼前的问题,鲜明地摆在人们的面前,既尖锐,又深刻,确实发人深省,促人奋起。群众在会上促那些平日模范作用发挥得差的党员说,“二·二”斗争时共产党员如何如何,“你也是共产党员,先锋作用发挥得怎样?谈谈看啊!”听到工人群众的这些话,一些党员同志当即表示决心:“以后看我的行动!”布厂长日班支部原来是个比较差的支部,有些同志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他们“忆二·二,找差距”,通过学习,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主动团结和带领群众为四化做贡献,精神面貌和工作面貌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有位党员老师傅,过去怕得罪人,不敢抓工作,得过且过,学习后,提出要抓好保养工作为运转服务,敢于批评错误思想,主动团结青年工人搞好工作。还有一个党员,过去表现一般,现在急运转班所急,想运转班所想,和其他几个同志一道挂出牌子,份内活干,份外活也干,一天下来,浑身都痛,但他们心里都非常高兴。共产党员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影响了广大工人群众。过去长日班保养工早上七点半上班,抽烟、喝水、聊天,磨磨蹭蹭,开始下去干活起码也在八点半、九点。由于维修不及时,布机停台率高。“人带‘病’上班,机器带‘病’运转”,问题长期不得解决。现在大家一上班就下去了,维修及时,布机停台率大大下降。一些青年工人,“旧社会不知道,新社会没比较”,听到解放前本厂生产条件那样差,工人生活那样苦,真是“想不到,也不知道”。通过学习很受教育。以前进厂想的就是干活赚钱,现在觉得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一定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建设国家。不搞传统教育,人们想个人生活多了,想生产少了;讲传统,人们头脑清醒了,奋斗目标明确了,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了,心齐劲足了。
该厂的一些负责同志对于这次传统教育活动是不是有效果,开始也担心。但结果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好。其所以能够取得成效,主要原因恐怕就在于他们从实际出发,抓住了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这个关键问题,突出了从昨天到今天“团结起来到明天”这个主题,从“二·二”革命传统中吸取了为今天的现实斗争所需要的精神力量。今天的情况虽然和过去不同了,但是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共产党员团结和带领群众为革命胜利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却是永远需要的。内容如此生动丰富的传统教育,得到广大工人群众的欢迎,并取得非同一般的效果,这不是偶然的。各个企业的情况不同,很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把传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到新的水平。
灵活多样 喜闻乐见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用共产主义思想,用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自觉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这个任务,决非刻板划一单调乏味的内容和方法所能完成。
我们在调查中看到,一些企业为了使思想政治工作对青年有吸引力,开动脑筋想办法,创造了不少为青年所喜闻乐见的形式。
生产名牌“飞跃”电视机的上海无线电十八厂,去年开展了“我爱我的十八厂”教育活动,算了“五本账”,用“飞跃”精神教育青年,用“飞跃”目标激励青年,树立爱“飞跃”的荣誉感。现在该厂出现了三个“热”:一是我爱“飞跃”热,二是在生产上争高低的冒尖热,三是追求高尚情操娱乐热。这种富有特色的活动,把全厂广大青年吸引到为“飞跃”献计献策,把为“飞跃”争荣誉,创造“飞跃”未来当作最大幸福。
无锡市的一些工厂,也有不少好的做法。如电缆厂搞的“新风台”、“光荣台”、“评议台”,每月换一次,表扬好人好事好风尚,由于换得勤,“三台”经常出现新面孔,对受表彰的人是个鞭策,对广大职工是个鼓舞,工人们高兴地说:“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力量鼓舞我们向上”,“红纸比花纸好(即上“三台”比得奖金拿钞票好)”。半导体器件厂搞“爱祖国、爱本厂、爱本职工作”教育活动,讲完“可爱的祖国”之后,出了27道题搞智力测验,青年们也很有兴趣;他们组织的“歌唱祖国”的歌咏比赛,在厂内盛况空前。
还有一些工厂,或在组织青工学习中国近代史、党史时采取“说书”的形式,或在年终发动群众搞本厂“十大新闻”,或组织各种比赛,如诗歌、书法、摄影、体育等,或举办文艺作品的评论等等,把思想教育和文化学习、娱乐活动结合起来,培养青年具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格,美好的情操,搞得生动活泼,既为广大青年所喜爱,又有教育意义。
由于我们了解的面非常狭小,上面所讲的情况,不过是一鳞半爪,九牛一毛。但从这一鳞半爪也可看到,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它还蕴藏着丰富的宝藏,需要我们去开掘。思想政治工作虽然有共同的原则、规律可循,但却没有一个可以到处套用的模式。即使是非常成功的经验,也不可以到处搬用。本文所谈的,与其说是上述那些做法本身,还不如说是这些单位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及由此而来的那种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