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关于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3
第5版()
专栏:

关于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问题
邱纯甫
赵紫阳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今后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其中一条就是有重点有步骤地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现在就这一方针的制定和执行,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
旧中国的工业是很落后的,到全国解放的时候,累计的工业固定资产大约只有128亿元。建国以后,为了迅速奠定工业化的基础,我们采取了主要依靠建设新厂的办法来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在当时是非常必要的、正确的。经过三十年的建设,现在我们已有近四十万个工业、交通企业,拥有约五千亿元的固定资产,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求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今后一段时间的扩大再生产,应主要依靠技术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来实现。赵紫阳总理提出的上述方针,就是一个重大转变。这一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提高经济效益,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促使国民经济更好地持续发展。
二、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要根据我国的国情,采取正确的政策。
一是采用适合我国当前情况的先进技术。这是指符合本行业本企业具体情况、能够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技术。我们不能统统要求最新技术,片面求洋求新。当然,我们也将根据需要与可能,在某些部门、某些产品、某些技术领域,采用一定数量的先进技术,以带动整个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是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不仅要考虑本企业、本行业、本部门的效益,而且主要应当考虑国民经济全局的效益。当前的技术改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降低消耗,降低生产成本;(2)改革产品结构,使产品升级换代,增加品种,提高性能和质量;(3)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此外还要注意促进安全生产,改进环境保护,减轻繁重体力劳动。
三是更新设备也要注意经济效益,有选择地进行,不是全部更新。更新设备,包括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和测试手段的更新。在目前条件下,主要是更新、改装个别的关键部件和设备,而不是全部更换。在重点企业里,凡属下列情况的设备,应准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更新:(1)设备损耗严重,性能、精度已不能满足工艺要求,造成严重不利的技术经济后果的;(2)设备大修在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的;(3)旧设备在二三年之内浪费能源和材料的价值,超过购置新设备费用的。
四是从我国技术改造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从外国引进技术,主要是引进适合我国当前情况的先进技术和自己不能制造的关键设备。我们要推广和鼓励用许可证贸易、顾问咨询、技术服务、合作生产等多种方式来引进技术。
三、技术改造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全面规划,有秩序地进行。
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要和新建企业统一考虑,一并纳入国家计划。这项计划要分四个层次来制订。
一是总体规划。包括涉及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重大基础设施的技术改造项目;主要部门,主要行业和关键企业技术改造任务的协调和衔接;资金、物资和技术力量的综合平衡。
二是工业发达的中心城市的规划。我国大多数工业企业集中在中心城市里,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大城市,有一大批亟待改造的老企业。中心城市的技术改造规划要同城市的改造、发展结合起来。
三是行业的技术改造规划。制订这项规划,要确定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和重点,要有利于发展专业化协作,要处理好生产任务和技术改造的关系。机械工业的技术改造,要同其他部门的技术改造衔接起来,以便及时供应先进的技术装备。
四是企业的技术改造规划。可以先从一些大型企业抓起。目前鞍钢、武钢、南京化学公司、第一汽车厂等重点企业,正在着手进行。
在进行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的同时,还需要相应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这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除了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外,也要善于学习外国的有益的经验,促进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顺利进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