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保密小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4
第3版()
专栏:思想杂谈

保密小议
舒展
一个弦乐队如果把所有乐器的每一根弦都调到紧得不能再紧的地步,其结果必然是出现一片噪音。“文革”时,在一切领域实行“无产阶级全面专政”,“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弦绷得紧而又紧,在“左”得出奇、“打倒一切”的高调声中产生了一个恶果:无密可保。什么党内党外,全然没有区别。小报、传单满天飞,小广播、小道消息穿越国界不胫而走,甚至来一个“出口转内销”。
现在好了。经过拨乱反正,我们国家犹如一支训练有素的乐队,乐器的弦调得松紧得当,既奏出了振奋人心的交响乐,也奏出了和谐悦耳的小夜曲。
但“文革”中留下的那个无密可保的恶果,却一时难以消除,不过表现形式却跳到了另一个极端,即:放松每一根弦,什么敌情、阶级斗争、腐蚀等等统统没有了。这就给了一些敌对分子、投机倒把分子和诈骗犯以可乘之机。
小洞不补,大洞尺五。早就到了重申保守机密必须慎之又慎的时候了。我以为,除了出卖机密的资敌行为、用机密索取贿赂等违法乱纪行为外,更多的失密行为是属于思想修养、认识、作风方面的问题。例如:
麻痹大意,不分彼此。在招待所里,在一个车厢内,在老朋友家中(不论何人在座),在家属、子女面前,只要意气相投,谈兴正浓,则忘掉内外有别,把党的机密直至经济情报顺嘴说出。
夸夸其谈,炫耀自己。这种虚荣心越是受到极想得知机密者的钦佩、赞叹、感动的表示,泄密者的主动性就越加强烈不可抑止。旁边若有人提醒他注意保密,他还会斥之为小题大作。
凡失密,必须追究。但追究失密又必须分清性质,区别程度,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立场问题、政治品质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作风修养问题……不能一锅煮。
把进行经常的保密教育,纳入党的生活,特别是加强党员关于保密的修养,使之形成习惯,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前铁道部部长、中纪委常委刘建章同志在这方面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子女(也是党员)问及尚未公布的事,问及不是他们那一级干部应该知道的事,刘建章同志不仅不讲,还对他们进行保密教育。他的办公室,不准孩子们进;在他家中的办公桌抽屉,不准孩子们翻。
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铁面孔”,不是很值得提倡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