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搞好社队和家庭养鱼大有潜力 广西社队小山塘占全区淡水水面的十分之一,鱼产量却占全区的70%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5
第2版()
专栏:农村调查

搞好社队和家庭养鱼大有潜力
广西社队小山塘占全区淡水水面的十分之一,鱼产量却占全区的70%
前不久,记者在广西南宁、玉林、梧州等地,对淡水养鱼的情况作了一些调查。事实说明:发展社队养鱼,投资不大,经济效果很好。
据统计,广西社队集体拥有的池塘、小山塘共计80多万亩水面,仅占全自治区淡水水面的十分之一,但是淡水鱼的年产量却占全区总产量的70%以上。社队养鱼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呢?这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优越条件:水面较小,便于精养,容易夺取高产;所有权、使用权明确,矛盾少,便于管理;投资少,见效快,群众积极性比较高。
为了使社队养鱼更快更好地发展,需要认真办好几件事。首先,要把养鱼责任制尽快建立和健全起来。凡是责任制落实得好的社队,鲜鱼产量就大增。梧州、玉林两地区去年在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大多数生产队落实了养鱼责任制,社队养鱼产量分别比1980年增长16%和22%。现在,全区约有40%多的生产队尚未建立养鱼责任制,已经建立责任制的,有的还不够完善,致使许多鱼塘失管,造成水面资源的很大浪费。建立健全养鱼责任制是发展社队养鱼的关键一环,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
其次,要搞好池塘养鱼的基本建设。全区现有池塘约三分之二是“锅底”式的浅塘,平均水深不到一米,有的年久失修,塘堤崩塌,漏水漏肥,这是目前池塘养鱼单产还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能逐步改漏水塘为保水塘,改死水塘为活水塘,改浅水塘为深水塘,做到一亩塘顶两亩塘用,既可使鲜鱼产量成倍增长,还可蓄水抗旱。当前,为了满足城市人民的需要,重点搞好城郊社队的鱼塘建设很有必要。桂林市去年鲜鱼产量比1979年增长1.3倍,鲜鱼上市量显著增加。
第三,努力提高科学养鱼水平。广西农村科学养鱼知识还没有在群众中普及。有关部门要通过开展技术承包、办短期训练班、技术讲座、技术询问处和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普及养鱼科技知识。水面较多的公社,要有专人负责养鱼技术指导工作。邕宁县各公社都雇请了一名有养鱼经验的农民技术员,加强对社队养鱼的技术指导,深受农民的欢迎。
家庭养鱼是社队养鱼的重要补充,有一些地方将生产队的中稻田,以及零星分散、集体不便经营的水面包给社员养鱼,同时鼓励社员家庭在生产队指定的地块挖鱼窝养鱼,户养户收,对增加鲜鱼的社会产量起了良好作用。
当前,广西社队养鱼发展很不平衡,从产量上看,有的生产队鱼塘单产超千斤,有的只不过十多斤。如果切实加强领导,在政策、技术和资金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全自治区淡水鱼的生产定会有一个新发展。
本报记者 衡志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