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牛梆铃又响起来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5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牛梆铃又响起来了
“梆当!梆当!……”牛梆铃的声音在湖北襄阳县黄集公社陶家大队又响起来了。
梆铃是挂在牛脖子上的一种靠振动小锤发声的响器,这是襄阳人民对喜爱的牛的传统打扮,象大人给小孩带项圈似的。可是,过去由于吃“大锅饭”,耕牛的饲养、使役没有制度,农民对牛的感情也淡薄了,耕牛的素质普遍下降。
落实生产责任制以来,农民要求饲养耕牛也实行责任制。今年初,大队党支部根据群众的要求,试行了“耕牛作价,联户承包,责任到人,专户喂养,保质保本,奖惩兑现”的饲养办法。这种责任制一实行,农民又把耕牛当成了宝贝。
过去,牛病了没有人过问。现在,牛病了,农民可心疼啦!一天夜晚,社员王德胜的耕牛得了急病,老王立即叫醒三个儿子,分三路到三个兽医站去接医生。接着,又赶紧喊来了另两个承包户。大家忙乎了一夜。为了给耕牛催膘,除生产队供给的饲料外,三户又凑了50多斤麸皮,每户还把饭水送来给牛补虚。
自从试行耕牛管理责任制以来,耕牛素质普遍改善。现在全大队耕牛已发展到241头,许多耕牛又戴上了牛梆铃。 赵遂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