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解决黎巴嫩危机政治谈判进入关键阶段 多国部队如何组成,何时进驻贝鲁特西区,巴解组织和武装力量如何撤离,撤往何处等问题尚有一番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7-15
第6版()
专栏:

解决黎巴嫩危机政治谈判进入关键阶段
多国部队如何组成,何时进驻贝鲁特西区,巴解组织和武装力量如何撤离,撤往何处等问题尚有一番斗争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钟冬报道:由于以色列入侵黎巴嫩造成的危机,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现在在巴以双方对峙的情况下,有关各方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的政治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一直在贝鲁特西区坚持斗争,但为了使贝鲁特免遭以色列侵略军的进一步破坏,使黎巴嫩无辜平民避免更大伤亡,已同意将在贝鲁特西区的巴勒斯坦武装力量撤出。7月12日,巴解组织和黎巴嫩政府达成了解决这场危机的方案:以色列军队后撤;以军和巴解武装之间部署多国部队;巴解和黎政府军合作,保证巴难民的安全;由巴解组织和黎巴嫩政府讨论巴解组织在黎的政治存在和象征性军事存在问题。
与此同时,黎政府总理瓦赞向美国特使哈比卜转交了阿拉法特11日给沙特阿拉伯、法国和联合国的一项11点方案。但是,以色列顽固地拒绝了巴解的合理主张,坚持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必须先撤出贝鲁特,才解除对贝鲁特的包围,坚持多国部队的作用只能是监督巴勒斯坦撤军,而不是使双方脱离接触,以色列还无视黎巴嫩的主权,蛮横地坚持不许在黎巴嫩有巴解的任何政治组织和象征性的军事存在。
在谈判期间,以色列一直违反停火协议,不断炮击巴解阵地。以色列并未放弃用武力消灭在贝鲁特西区的巴解武装力量的企图。据报道,以色列目前在贝鲁特周围已集结了3.5万军队、300辆坦克和100多门大炮。但是,以色列面临内部日益扩大的反侵略运动和军事上、经济上的困难,因此目前尚未断然拒绝政治谈判。以色列内阁11日决定,以正规军和新应征入伍的士兵服役期一律延长3个月,准备继续施行以战迫降,企图取得对它最有利的解决办法。
当前正在围绕多国部队的组成以及何时进驻贝鲁特西区、巴解组织如何撤离开贝鲁特以及巴解武装人员撤往何处等问题进行紧张的谈判。
现在美国和以色列仍坚持,巴解武装必须先撤,然后多国部队及黎巴嫩军队共同进入巴解撤出的地区,而巴解组织对此则断然反对,主张只有多国部队先行进驻,才能保证敌对双方脱离接触,和巴解武装安全撤离。在撤离途径方面,巴解组织拒绝了美国和以色列要它从海上乘坐美国舰只撤离的建议。至于巴解武装撤往何地,巴解组织本来希望撤至叙利亚,但叙利亚曾表示不愿接纳巴解的武装人员。为此,美国助理国务卿帮办德雷珀10日前往大马士革,劝说叙领导人接纳从贝鲁特撤出的巴解武装。12日晚上,阿拉法特在同黎总理瓦赞会谈时,表示巴勒斯坦武装可以经陆路离开贝鲁特到黎北部和东部去,直到作出安排到愿意接纳它们的国家去时为止。看来,这个问题尚未最后解决。
巴解战士一直顽强地抗击以色列的强大军事压力。在11日发生的激战中,他们从西区地下一些据点发出的炮火使以色列的大炮、坦克失去了作用。以色列军方发言人保罗·凯达尔上校12日宣布,以色列暴露在贝市周围前沿阵地的部分人员和装甲车被迫后撤。
黎巴嫩危机反映了侵略—抗击—谈判—斗争交错发展的形势,现在政治谈判已进入重要时刻。巴解组织在这场斗争中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虽在军事上暂时处于不利地位,遭到了重大损失,但它的正义事业是扑灭不了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